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位均衡,中国义务教育新追求

2010年新年伊始,比迎春鞭炮更早响起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急管繁弦——

1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这是本年度第一份全国教育的重要文件;

1月11日至2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教育座谈会,他指出:“我们要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成焦点;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让每个孩子有学上”已逐步实现的今天,如何达到既优质又有特色的高水平均衡,这是中国义务教育面临的时代新命题。教师流动,让“洼地”变为“高原”

[镜头]坐在广西柳州三江县富禄苗族乡小学简陋的办公室里,龙光玉正悉心备课。就要回到原单位古宜镇中学了,他舍不下这些高山苗寨的孩子。令他欣慰的是,在他们28位轮岗教师的努力下,乡小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流动到镇中学的本校老师们也该回来了,他们带回的,将是孩子们成才的希望。

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间、校际间流动,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这是近年开始试行的一项举措。

“教育均衡与否,要看教育质量。而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委员认为,目前教师流动形势还不尽如人意。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委员对比研究了我国与国外的教师流动,发现“在韩国,教师没有‘我的学校’的概念,6年之内必须校际轮换。而在我国,教师如何流动,流动多久,流动多少。尚无定规。”

委员们纷纷指出,现阶段“支教式、短期化”的教师流动效果有限,必须形成长效机制。把教师流动制度化,知易行难。


(未完,全文共2511字,当前显示7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