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依法治国要处理好十大协同关系——对当前依法治国有关讨论的思考

【摘要】国家治理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法治国家的很多制度目前尚未定型,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成为当务之急。依法治国是治国思想体系、治国原则体系和治国制度体系的总成,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协同建构。推进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作用、协同作用、综合效用、整体效用,取决于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持,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和匹配。针对当前依法治国的讨论,笔者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处理好依法治国十个方面的协同匹配关系:目标模式与顶层设计的关系、转型升级与法治建设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中国特色与国际经验的关系、立法适应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法律数量与法律质量的关系、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关系、反腐实践与法治执行的关系、成文法系与判例法系的关系、人类行为与法治权威的关系。

【关键词】依法治国协同关系法治建设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依法治国是治国思想体系、治国原则体系和治国制度体系的总成,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协同建构。推进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作用、协同作用、综合效用、整体效用,取决于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持,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和匹配。针对当前依法治国的有关讨论,笔者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处理好依法治国的十个方面的协同匹配关系。

目标模式与顶层设计的关系

依法治国要建构目标模式,以顶层设计加强对相关改革的事先引领作用。我国三十多年法治国家的建设历程,是渐进式改革,立法所注重的是法律对摸着石头过河经验的总结,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改革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事后确认。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为全面深化改革勾绘了宏伟蓝图,中国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期、攻坚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要处理好目标模式与顶层设计协同匹配的关系。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①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将建立依法治国的目标模式,我们要从顶层设计角度,以法律的形式对日后进行的改革进行指引和统筹规划,用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来指引改革,以期为接下来的变革构建基本的法治框架。依法治国的目标模式不仅要建立符合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官员队伍和全新的官场政治模式,更要主导一场引领执政理论与法理基础的变革。

转型升级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西方曾提出中国之迷的命题,即良好的法制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中国的法制水平还很低,经济增长却很高。西方理论家的解释是,中国的商业活动更多的不是依赖成文的法律和正式制度,而是非正式的规则。

传统中国社会是身份社会,而不是契约社会,是一个以亲情关系为基础的乡土社会或熟人社会。维持传统中国社会秩序,依靠的是礼治而不是法治。中国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法治社会的契约精神并没有完全确立,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找关系、托熟人成了一种习惯。不良的文化传统习性削弱了正式制度实施的基础和作用,侵蚀着法治秩序的基石。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体现公平正义,体现民声、民生、民利的协同。只有将短板补齐,才能使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未完,全文共4145字,当前显示13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