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政府花钱,公众如何作主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将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全部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

公开,仅仅是开始,更重要的是让公众参与公共财政的过程。实际上,一些地方的参与式财政改革,已经悄然进行了多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未来,扩大公开范围、加强人大审查、推动公众参与、普及相关知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预见,公共财政的改革,能加强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改变政府行为,必将有力地推动民主政治的前行。

本期时事观察,我们以东部的浙江温岭和西部的四川巴中为标本,解析中国式的参与式财政。

推广温岭经验应超越技术层面

牛美丽

【案例·浙江温岭】

温岭的参与式预算,是公民以民主恳谈为主要形式,参与政府年度预算方案讨论,人大代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并决定预算的修正和调整,实现实质性参与的预算审查监督。2005年,新河、泽国两镇率先组织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和审议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公共预算审核和监督。到今年,温岭市实施参与式公共预算的镇达到6个,教育、建设等15个大块头部门都站到了阳光下。

政府预算决策是政府决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市场经济改革改变了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方式,也带来了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浙江温岭的预算民主恳谈,是中国式基层民主的演练,对于参加这场民主演练的所有各方,包括公众、人大、政府、专家,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

预算民主恳谈,不只是单纯的预算管理创新,更重要的是,它适应了当前国家和社会的转型,在公众、人大、政府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对话机制,这代表了我国国家治理模式变迁的方向。

温岭的做法,是否有普遍的意义。能否进行复制和推广。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当然,我们需要首先界定一下温岭经验。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温岭过去6年中每一年、每一镇或部门的公民参与,就会发现,从技术上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此,对温岭经验的推广应该是超越技术层面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复制,即在政府预算决策、人大预算审查和监督过程中引入民主协商机制,建立起公众与政府、人大之间的对话机制,从而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政府的财政责任机制。至于技术环节,应该是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为充分发挥各地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保留一定的空间。只有这样,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才能稳步前进。

最近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财政部和审计署也表示要推进政府预算信息公开。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非常有利于规范、有序地在大范围推广公民参与预算的实践,充分发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改革的双重优势,积极稳妥地进行地方政府预算民主改革的实践。


(未完,全文共3587字,当前显示11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