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调研材料

一、基本概况

(一)农田分布情况

包河区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城区”,南靠巢湖、东临南淝河、西至派河,位于合肥现代化滨湖新区的前沿阵地和核心区域。全区农田主要分布在大圩、义城、烟墩、淝河、骆岗五处,其中大圩3.8万亩、义城2.5万亩、烟墩2.5万亩、淝河5000亩、骆岗5000亩。

近年来,随着滨湖新区建设的发展,义城、烟墩两街道部分农田已被征用,实际上真正可以发展都市农业的区域主要位于三片圩区内,总面积6.5万亩:一是大圩镇东大圩片区,农田总量3.5万亩,规划为都市农业公园,以发展无公害瓜果菜基地为重点。二是义城镇大、小张圩片区,农田总量1.5万亩,规划为以林果苗木为主体的湿地公园三是烟墩镇牛角大圩片区,农田总量1.5万亩,主要以现代农业开发为主。这三个片区均为农田保护区,是我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绝佳建设之地。

(二)水利设施情况

三大片区内有泵站48座73台套2939千瓦,其中排涝泵站16座26台套1120千瓦,抗旱泵站32座47台套1819千瓦。东大圩片区经过几轮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治,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比较完成,沟渠路林涵闸配套齐全,水流通畅,农田水利条件较好,圩内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大小张圩片区的沟渠也较为通畅,灌排水基本配套,排涝标准也为10年一遇。牛角大圩片区水利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排涝标准约5年一遇,目前该片区正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仅水利投资一项就占到整个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60%左右。

(三)林业产业情况

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应对气候、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我区以增加绿量绿荫、提升绿化品位为出发点,大力实施城市森林、湖区公园、水岸绿廊、景观大道、生态社区五大重点林业工程。目前全区林地总面积达4.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6.9%和39.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44平方米,生态环境日趋良好。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区的农业基础设施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少乡村都实现了“村村通”和“路路通”。但三大片区的水系、道路、林网标准还比较低,圩内的水利灌排设施陈旧,排涝标准低,不适应都市农业发展要求;林地和绿地养护管理不到位,公共绿地还存在档次不高、面积太小等问题。

(二)农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要发展都市农业,离不开高科技和高投入的支撑。近年来,我区逐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纷纷在供水、供电、政策性农业保险、良种补贴等方面给予了众多优惠。但由于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等原因,现有的农技推广队伍存在着知识老化、思想不定、人员不稳等问题,在技术服务时,与农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加上农业生产效益普遍偏低,许多农民自身认识不足,也纷纷外出务工,造成了全区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都市农业难以快速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3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仅有4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存在着规模小、数量少、高度分散等问题,这与都市农业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开发和经营运作等方面存在的显著的不适应性。

(四)农业水利设施陈旧老化

三大片区内许多水利设施都已运行了二三十年,超出了一些设施的使用寿命,加上管理和维护工作机制不健全,管护经费又常常得不到落实,造成了部分水利设施重用轻管,老化严重。如大圩农业综合开发中建设的村级灌溉站已全部报废,8座抗蛙泵站的机泵设备被盗,仅余下一栋空泵房。

(五)三大片区水环境污染严重


(未完,全文共6942字,当前显示14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