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努力做好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企业改制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1)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呈多元态势。调查表明,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大多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党建、政工队伍的建设。从经济效益来看,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与经济效益成正比。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较重视,抓的力度较大,反之则较薄弱。从党建、政工队伍的建设来看,绝大多数原党建、政工队伍比较完备的,它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制度随改制被沿袭下来,则思想政治工作一如从前,开展得有声有色,较为得力;反之则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开展不起来。有些改制企业在“减员增效”过程中往往首先减政工人员,党务和政工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明显下降,甚至不足企业总人数的1%;有的改制企业的政工工作虽有人兼职,但兼而不抓,兼而不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薄弱,特别是许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企业主本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支持,导致这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呈多元态势。一方面,许多改制企业在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的工作热情认真研究职工群众中所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努力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经验和规律,为深化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陈旧落后,适应不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具体体现在:一是好做表面文章。许多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局限于收听广播、观看电影电视、举办文艺演出、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等老方法、老套套,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二是缺少调查研究,不能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调查,一些改制企业进行理论学习时往往生吞活剥,照本宣科,对本企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观察和总结,找不到上级的方针政策与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结合点,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成为空洞的说教。三是一些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空白点”和“真空带”。这种情况在个体私营企业和一些跨区跨行业兼并、租赁的企业尤其突出。


(未完,全文共3669字,当前显示8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