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党小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建立和完善,过去一直沿袭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党小组的组织模式,已经滞后于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些问题,敦煌市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着眼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积极改革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从20*年4月开始,在全市79个行政村推行了以创建产业党小组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按照产业类型科学编排党小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党建工作创新的要求,敦煌市打破传统的农村党小组设置模式,以村为单位,以产业链为依托,对农村党员按产业类型重新进行了编排,全市建立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二三产业、行政和老龄等5大类18种党小组共372个。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坚持三条原则:一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打破村民小组的界限进行编排;二是充分发扬民主,在分类登记、党员自愿申请的基础上进行编排;三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和分布灵活编排,保证了党小组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推选产业带头人担任党小组长。为了提升党小组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带动力,敦煌市结合“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把农村产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党员能人推选到党小组长岗位上,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据统计,全市新当选的372个党小组长中,有产业、有影响、群众威信高的致富能人占到了85%以上。各乡镇还举办12期培训班,对产业党小组长进行专题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党小组长适应形势、做好工作、加快发展的能力。

3、建立统分结合的管理机制。通过分类管理,各乡镇党委把层级管理和垂直管理结合起来,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在平时抓好产业党小组政治理论学习、党性实践活动、党员监督管理等分散活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全乡范围内,定期组织产业党小组围绕生产经营实际分门别类开展主题鲜明的党组织活动,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了统分结合的领导管理机制。杨家桥乡党委今年先后3次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各村的蔬菜党小组、林果党小组、二三产业党小组专题分析讨论全市蔬菜、林果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形势,重点就做大做强本乡的三大产业、发动全乡党员找差距、提建议、理思路,并分类进行产业知识培训,增强了全乡党员带领群众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未完,全文共3728字,当前显示9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