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关于对如何建立完善边检教育体系的几点理解和思考

浅谈关于对如何建立完善边检教育体系的几点理解和思考按照《公安边防部队关于落实<2011—2013年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中的工作目标要求:边检站所有站值班领导都能胜任岗位职责要求,50%执勤人员胜任《勤务规范》规定的5个以上执勤岗位能力素质要求,90%执勤人员达到服务定式要求。这一目标的提出,为边检站下步建立完善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此,提高边检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对推动边检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在此,我结合个人的理解体会和工作实际,从当前边检培训教育体系、执勤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现状出发,对如何建立完善边检教育体系提出以下几点理解和思考:

一、边检教育培训体系面临的现状

(一)人员结构层面面临断层现象。当前,我们现役边检站检查员干部如果按照能力层次来分,主要呈现以下层次:一是处在底层打基础的干部。主要是由跨专业择业的地方入警大学生和部队院校培养的非边防检查专业的干部组成,即使是边检专业出生的干部,也面临着专业底子薄、起点低、业务能力素质不高的现状。为此,分配到基层工作,他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再加之没有系统的边检知识专业培训,新检查员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成效甚微;二是处在中高层的业务精英骨干。这些检查员在基层从事了几年的边检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个人的兴趣和专长的促进下,通过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培训学习,对业务技能掌握得比较深入,但这些干部往往也都即将面临晋职提拔调离岗位或转业的可能,如果这些业务骨干一旦调离岗位,新检查员还没有真正培养起来,我们就将面临断层的现象,导致现役边检站无法长久地建立一支业务骨干中坚队伍。

(二)业务技能呈现不“专”不“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自身岗位技能不专。由于近年来部队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应付日常事务越来越多,以及部队人员调动的频繁性,导致现役边检站检查员无法较长时间地专注一个岗位工作,业务技能往往止于表层。对边检工作也容易形成不求上得去,只求过得去的思想偏差,为此,在边检业务工作上很难培养出一批专才人员。二是通才人员缺乏。目前现役边检站对通才人员的培养意识较缺乏,导致在日常执勤工作往往出现检查员只懂放客,不懂办案;办案人员只懂办案不懂查控;技术人只懂技术,不懂证研的“自扫家门雪”、“各自为战”的现象,工作开展起来非常被动。


(未完,全文共3115字,当前显示10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