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投入产出分析法报告

税源管理主要包括税源监控、分析和评估三个组成部分,如何针对不同行业及产品的特点,实施有效的行业税源监控、分析和评估,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东县国税局三分局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引入行业税源管理,已在棉织生产、健身器材生产、链条生产三个行业成功地进行试点,探索出一条税源管理的新路子。

一、“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行业税源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现行税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是现行的税负监控、分析和评估方法应用的效果不佳。目前,县以上国税机关税源监控和评估主要侧重于税源与gdp总量及税负变化的表象分析与监控,重点分析宏观税负、地区税负、行业税负及其变化规律,定期发布行业税负信息,建立税负评估指标体系,为基层税务部门税源监控和评估提供了部分依据,基层税务部门依据上级税务机关发布的大量税负信息进行税源监控分析和评估。由于上级税务机关发布的是粗线条的行业税负,未能延伸到具体产品;加之影响行业税负的客观因素较多(如: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产品结构和存货期初与期末数的变化等),导致税负的可控性较差,税负分析评估的变数较大。

二是多数纳税人财务信息和纳税申报信息的失真,导致基层税务部门依据财务信息和纳税申报信息进行税源监控、分析和评估走入了误区。基层税务部门现行税源管理的主要信息,来源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和财务数据。由于多数企业存在实际经营状况与财务信息和纳税申报信息不相吻合的的问题,导致财务及税收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较差,往往也导致基层税务部门税源监控、分析、评估结果的误差。

三是基层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的现状难以满足现行税源管理模式的需求。基层税务部门的税收管理员是税源监控和分析评估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具体负责对所管辖纳税人的税源监控,并对低税负企业进行个案分析评估。这就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对本辖区内所有不同行业及生产不同产品的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与财务信息和申报信息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调查,查找疑点、搜寻证据、约谈补税。但基层税务机关的现状是一线征管力量缺乏,难以有足够的人力来完成如此大量的工作。同时整体素质不尽人意,难以对税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基本理念

投入产出法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首创。主要应用于国家客观经济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后来又发展到企业微观经济价值链利润最大化的预测和分析。我们认为税务机关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行业税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应是:通过对某行业及产品与税收相关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生产成果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研究和综合分析,为考察企业收入与成本和销项税金与进项税金申报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供依据。其主要方法是:基层国税机关选择本地区的重点税源行业或纳税异常行业生产的不同产品在进行典型调查、解剖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可控指标推导出投入产出计算分析模型,经过理论计算分析和实地调查测算,确定不同产品的投入产出监控指标预警值。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制订行业税源监控管理办法和相应的税源监控台账和报表。对不同产品的实际投入产出率与该指标的预警值进行差异分析,寻找投入和产出中的疑点,收集证据,为税源评估和检查提供依据。


(未完,全文共5940字,当前显示131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