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报告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具有战略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县(区、市)在我们国家处于上下结合、城乡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重要位置,其领导班子既是执政党意志、路线、方针和政策承上启下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对于巩固我党执政基础和县(区、市)经济发展、稳定,负有直接的责任及特殊的使命。努力推进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结合县区工作的实际,对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深刻认识加强县级领导班子

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县级领导班子“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重要保证。面对执政环境新的变化,面对艰巨繁重的特殊使命,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全局的思维方式,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高度重视,锲而不舍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作为一个县(区、市),特别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方,其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日益密切。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如何应对国内外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趋利避害,加快本县(区、市)经济发展步伐,是各县(区、市)领导班子时时面对并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能否恰当地适时地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县级领导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高低的体现。

二、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等更多地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趋势,过去被掩盖的大量矛盾、各种深层次利害关系日益显现。这就要求县(区、市)领导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路、方式、方法,应与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手段迥然不同。而当前,一些县(区、市)领导干部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内在要求还把握得不准确,在领导观念、领导作风、领导体制、领导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适应。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有效领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三、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跃升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县级领导班子是一个地区建设小康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目前,各地人民生活普遍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达到的小康还处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水平线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尚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共产党执政为民,其责任和使命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既是县级领导班子的天职,又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永恒主题。


(未完,全文共5070字,当前显示12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