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我们按照部里的安排,深入到蒙古艾里、乌兰图嘎等5个乡镇,采取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尤其是2005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试点县以来,县委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8月,市委组织部在我县召开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现场会,对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1月,我县3名农村实用人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由于成绩突出,县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8月,我县创办的优秀青年农民学校被省委选为“十五”干部教育培训成果,其图片在全省进行了巡回展出。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已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各县区的前列,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们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不足1.5万人,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5%,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二是人才素质不高。绝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所掌握的知识比较陈旧,缺少一技之长,像“瓜王”王占双那样真正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实用人才屈指可数。三是结构布局不合理。从事第一产业的相对较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相对较少;传统生产型的相对较多,经营管理型的相对较少。

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环境吸引乏力。众所周知,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条件较差。一方面,本地考出的大中专毕业生多数都抱有“跳农门”、“谋高就”的想法,不愿返乡服务,就连一些在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也纷纷外出打工,“孔雀东南飞”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工资待遇不高,缺少大型项目,“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外地人才不愿来也是不争的事实。二是思想认识偏差。一些乡村干部对于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存在着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有人认为,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不容易落到实处,很难收到实效;有人认为,人才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有人认为,虽然农村需要实用人才,但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开发,恐怕得不偿失。因此,人才开发工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稀”,收效甚微。三是人才变向浪费。由于思想不解放,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返乡大学生宁可挤进乡镇机关当打字员、食堂管理员等,也不愿投身农村广阔天地自主创业,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造成了一种变向的浪费。

三、对策建议


(未完,全文共3614字,当前显示11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