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思路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政府工作重心的逐步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稳定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创新社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为加速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当前加强城市社区工作首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社区干部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社区干部处在社区工作的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工作的成效。从总体上讲,目前社区干部队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宝贵品质和可贵精神,如事业忠诚,敬业爱岗,工作勤恳,作风踏实,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等,这些过硬的思想作风素质为党树立了威信,赢得了信赖,既使在新形势下仍然值得保持和发扬。但是,从发展的眼光考虑,由于社区建设是一项富有时代特征的全新工作,它定位高,目标远,任务艰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1、整体素质能力不适应一是文化程度较低。社区干部总体文化层次不高,具有大学学历的很少,知识结构也不甚理想,越是到中小城市,问题越是突出。随着城市居民文化层次的整体提高,如果社区工作者没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支撑,就会影响到整体思维水平、谋断能力和工作效率。虽然文化程度本身不决定专业水平,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制约了专业可开发潜能。二是工作能力不强。鉴于我国城市市民社会培育滞后,社区意识萌发较晚,对社区工作的目标、原则、功能、方法等都不甚明确,社区工作者也缺乏系统的社区理论知识和相应的科学管理、依法办事、社会协调诸方面能力,在城市社会发展结构转型的情况下,一旦社区建设与管理突破原先的运行模式和工作理念,就立即出现干部素质欠缺与工作需要的矛盾。三是思维定势阻碍。社区干部大多长期从事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一干就是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年龄结构明显老化,且工作岗位又基本不流动,因而养成纵向性思维习惯,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阵旧,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想象力,极不适应社区工作纵横交错的网络特点。

2、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教育培训明显缺乏。长期以来,由于社区干部没有纳入整个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体系之中,造成知识更新缓慢,工作层次较低,绝大多数社区干部开展工作,要么靠上级安排,要么凭传统经验。尽管社区工作本身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但对于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社区的发展而言,仅靠经验是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的。二是用人渠道比较单一。现有社区干部主要来自原先街道企业职工、领导干部家属、返城知青等方面,近几年还招收了一些失业、下岗职工,但始终存在着选人视野不宽,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三是干部管理制度僵化。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居民区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社区干部特别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都由组织决定,缺乏竞争性、公开性和公正性,既造成了社区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弊病,又削弱了基层社区的自治能力和民主建设。四是考核监督不完善。对社区干部的考核和监督工作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但也存在着如群众参与评议监督不广泛,考核实效不明显问题。


(未完,全文共5337字,当前显示13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