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当前县乡干部队伍建设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绵阳发展新跨越若干问题的决定》,近期我们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总体来看,县乡干部对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决定非常欢迎和拥护,他们纷纷表示看到了希望、振奋了精神、增添了信心,同时也自加压力、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当前县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挫伤了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县乡干部中普遍存在着一股怨气,若处理不好,将影响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主要问题

1、收入差距大,干部怨气重

近年来,县乡干部收入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与市级部门比较,差距却明显拉大。一是不少地方县乡干部应该享受的国家政策性奖金、福利无法兑现。特别是丘区县和山区县,每人每月99元的地方津补贴、菜蓝子补贴、公务员考核称职后每年一个月的奖励工资,长期无力发放;年终目标考核奖励标准也非常低,如三台县多年来年终目标奖最高只有420元。二是市级机关实行“阳光补贴”本意是要规范补贴发放标准,杜绝灰色收入,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市和县乡干部收入差距显性化,县乡干部怨气非常大。同样的级别,市上干部的月收入比县乡干部至少高出1倍以上,如县乡正科级一般为800-900元,而市上则为2100-2300元。三是由于财力极度紧张,许多地方的公业务经费,仍然执行的是90年代初的标准,致使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尽管如此,一些干部有时还不得不借垫资金开展工作,有的区市县还由财政统一借支职工工资以支持企业改革和确保建设项目开工,使本就很少的收入变得更少,生活艰难,工作热情不高,精神面貌较差。

2、上升空间小,干部进步难

一度时期以来,我们的用人导向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省市下派了大量干部到区市县担任领导职务。勿容置疑,这些下派干部的到来优化了县级干部的结构,对促进当地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上级下派到区市县担任领导职务的越来越多,本地干部提拔起来的却越来越少。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当一个地方好不容易腾出一个领导干部位置,众多的基层干部正翘首以待,突然间上级下派的干部填补了这个位置,瞬间浇灭了众多基层干部的希望。基层干部在当地得不到提拔,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异地交流上,而近年来交流到外地任职的也很少,上升空间变小,进步希望渺茫。一些地方主要领导变动频繁,影响了长远发展;个别下派干部,综合素质不高,业务不熟悉,政绩平平却官气十足、霸气逼人,基层意见很大。另外,干部任职期满,下派领导普遍都能上调任职,而本地领导和干部只能转任同级领导或非领导职务,工作情绪受到很大影响。

3、乡镇改革难度大,改革成本难承担


(未完,全文共3560字,当前显示11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