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传统的讯问式审判方式进行了较大改革,吸收了

英美法系对抗式审判的一些合理做法。但是,司法实践当中,先入为主、控审不分、重实

体轻程序的现象和做法依然是司法机关亟待改变的现状。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发现刑事审判

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刑事审判方式现状对策

在现代西方国家,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审判类型:英美法系国家的对抗式审判和大

陆法系国家的讯问式审判。英国法学家彼得·斯坦和约翰·香德在《西方社会的法律价

值》一书中列举了西方社会法律制度的三大基本价值。程序、公平和个人自由。①英美法

系国家基于自由至上和正当程序的理念,严格限制国家权力,强调公民权利和法官的

消极中立,追求过程公正。在充分保障无辜者的基本权利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但其犯罪

率高涨、许多显然的犯罪者得不到追究、社会秩序混乱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十个罪犯得

以逃脱也比一个无辜者被定罪强是其基本信条。大陆法系国家基于安全至上和实体真

实的理念,强调维护秩序、惩罚犯罪和法官积极主动地干预案件,追求结果公正。在查

明案件真相、追究惩罚犯罪方面不乏积极意义,但其内在地蕴含着对被告人合法权利不当

侵犯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使刑讯泛滥。宁枉不纵为其价值取向。由此观之,两大法系国家

的刑事审判制度均是利弊共存,集辉煌与败笔于一身。在对法官权力与控、辩双方权利关

系的处理上,走上了两个极端,对法律的三大基本价值是顾此失彼。基于此,两大法系国

家对各自的审判方式都在进行调整,借鉴和吸收对方的一些理念和做法。

我国传统的审判理念类同于大陆法系国家,其对实体真实的探求和法官职权超强

化的强调,较之大陆法系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认识到传统刑事审判所存在的问题,

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此进行了较大的改革:理顺了控辩审三方的关系,控辩双方的抗

辩性;取消法院庭前实体性审查;扩大合议庭权限等等。这次改革很显然吸收了英、美对

抗式审判程序的因素,顺应了当今各国刑事审判方式的普遍发展趋势。但是,新的刑事审

判制度仍然保留了相当浓厚的讯问式审判的色彩:法官可主动收集证据;可对庭审中的疑

证进行广泛的调查活动;可在庭前对主要证据进行审查等。审判人员这些带有追诉倾向活

动的存在,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诉讼目的、疑罪从无的

司法原则不相和谐,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有待改进。

一、现状

(一)庭前审查,造成先入为主,未审先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

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

当决定开庭审判。其中主要证据该如何理解。它包括哪些具体证据。立法未予明确,由

司法机关自行掌握,而实践中是如何做的呢。公诉机关移送的主要证据几乎就是公诉人在

法庭上所出示的证据,法官在庭审中所获取的证据信息就是其在庭前审查的证据(仅就控

方证据而言),所不同的仅仅是原件与复印件的区别而已。据有的学者分析,一旦审判人

员已经形成自己的看法,他就很难客观公正地对待被告和所取证据,往往是有意无意地根

据自己的看法,注意听取同自己看法相符的证据,而忽视与之看法不符的证据。案卷移送

制度使法官在庭前就形成有关案件的预断性看法,受此影响,法庭审理常常变成了走过

场,这显然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②法官常常在庭前形成先入之见的影

响下压制了被告辩护权的行使,一定程度上出现被告人权利虚化的现象。审判前的调查

行为和审判方案本身在某种情况下如此不利于被告,以致无罪推定完全或者部分受到挫

败。

(二)法庭调查、辩论的阶段性明显


(未完,全文共4722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