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桃源回族乡集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定稿)

桃源回族乡集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定稿)

桃源回族乡集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桃源回族乡党委书记撒兰忠

(201*年4月)

尊敬的江书记、保县长,各位领导:

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临桃源集镇建设现场办公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桃源集镇建设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此,我谨代表桃源回族乡党委、乡人大主席团、乡人民政府和全乡4万多各族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长期关心支持桃源建设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桃源回族乡集镇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桃源回族乡位于鲁甸县城东南部,距县城7.5公里,属全县三个坝区乡镇之一。全乡国土面积60.37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回、彝三种民族,201*年末,全乡总人口9883户40072人。有集镇3个,分别是桃源集镇、鸭子塘集镇和大水塘小梁山集镇。其中桃源集镇为乡政府驻地,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昭鲁坝区及周边地区群众从事贸易往来的百年老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百年老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大,街道基础设施

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制约,桃源集镇变化不大,民居破旧,街道狭窄,设施滞后;以路为市,无序经营现象突出,已不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老集镇建设情况

桃源老集镇改造于201*年6月启动,截止201*年年底,已完成了总长2105米的街道硬化、绿化和街灯安装;新建综合农贸市场2568平方米;新建商铺15套,总面积2275平方米,现已售出10套,有效盘活资金200余万元;完成乡政府综合办公楼建设;占地18500余平方米的院坝新建工程、集镇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

(二)新集镇规划情况

1、总体定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特色集镇和县委、政府打造“文化鲁甸”的总体要求,结合桃源回族乡回族群众比例高达94%、境内有36所清真寺和伊斯兰城堡等特色建筑的特点,决定把桃源集镇打造成“滇东北伊斯兰特色第一集镇”,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打好基础。

2、规划情况及成本核算。在认真调研、多次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和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启动完成了桃源集镇控制性详规初稿。在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县政府白副县长,建设局

高局长以及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现场指导。整个新老集镇紧密衔接、过渡和谐,总体规划为:群众商住两用区、休闲娱乐区、特色饮食区、商贸购物区,同时规划建设文化广场、活畜交易市场、客运站、幼儿园、农贸市场等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新集镇路网结构规划为五纵六横,呈“飞机”型,主街道长502米,宽33米(其中河道宽4米),支道长2146米,宽1216米。涉及征地124905m2,拆迁户30户,单位1个(畜牧站),迁坟2座;沟道开挖土方12240m3、支砌3600m3,回填土方150000m3;新建桥梁11座、道路48400m2、伊斯兰民族文化广场1个13340m2;设立绿化隔离带1800m2。整个新集镇建设开发成本性支出共需资金3824.47万元(活畜交易市场、客运站、幼儿园、农贸市场除外,采取项目支撑或招商引资办法解决)。

预计整合地基640个,其中。征地安置门面地基300个,拆迁安置90个,廉租住房用地100个,剩余小宗用地150个。通过土地置换、门面安置、商业用房及门面开发可有效整合资金2940.06万元,缺口884.41万元。


(未完,全文共5214字,当前显示14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