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及解决对策

农业税免征、取消特产税、粮食直补、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政策出台,农村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全区部分街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是没有贯彻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的反映,已经给农村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妥善予以解决。

一、今年农村出现的新特点

正当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和市委特1号文件的时候,农村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主要表现在:

1、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高了。农村出现了要田要地的多了,土地撂荒的少了。2003年初,全区撂荒面积为3.3万亩,今年4月底统计,撂荒面积不到2000亩。

2、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了一是种粮面积增大。前几年,我区早稻种植面积徘徊在20万亩左右,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到29.6万亩;二是复种指数提高了,预计今年的晚稻种植面积将达到35万亩,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3、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增大了。今年农民购买小型农机具、化肥及其他农用生产资料的数量明显多于前几年。

4、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据调查,今年农民种一亩稻谷,粮食加价可增收300-400元、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可增收近30元,免征农业税亩平减少支出70元。“一加一减”,每亩可增加收入400-500元,剔除生资价格上涨因素,农民从土地上人平可增收250-350元。

5、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免征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和“两工”以后,全区农民负担资金减少4762.93万元(不含两场),人平减负65.48元;农民劳务负担为“0”,劳平比2003年减少15个工日。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取消了“一事一议”。全区548个村,2003年实行“一事一议”的村有251个,筹资额439.39万元,今年减少了17村,减少了43.31万元,人平少负担0.64元。

6、干群关系缓和了。过去干部常年找农民收粮催款,要这要那,干群关系紧张;如今干部上门为农民送政策、发补贴、搞服务,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感情融洽了。

二、诱发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的主要成因

从调查情况分析,诱发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承包关系不稳定的纠纷。据统计,实行免征农业税等政策后,区、街两级农经部门共接待因土地承包纠纷而上访的农民52人次,此类信访件创历史新高。土地承包纠纷案例虽多,但归纳起来为3种矛盾纠纷。

(1)重新要田要地的农民与村里的矛盾纠纷。由于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民负担重、农产品价格低,种田收益低下,土地不俏,二轮土地承包中留下了许多后遗症。一些农民外出打工,口头承诺不要承包地,村里为了不让承包地负担的税费落空,就将其承包地发包给其他农户。现在,这部分打工人员跑回来要田要地。一些农户二轮土地承包时书面申请不要承包地,现在也找村里要田要地。


(未完,全文共6595字,当前显示11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