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环保局政策法制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局长的报告很全面也很深刻,大家照着干就行了,我没什么再补充的。下面讲的话,既是对周局长报告的一点注解,也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不算正式工作报告。因此也没有传达任务。今天想借此机会同大家谈谈三方面的问题: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中国环境问题造成的严重后果、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若干设想。

第一,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现状的认识

人口资源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是960万平方公里,在19*年之前就已经有1/3天然不可居住了。这是两千多年来多次人口的迁徙和几次大屯垦造成的,一次在秦汉、一次在宋元、一次在明清,尤其是明清。三次大的迁徙,1/3的土地没了,沙漠化、荒漠化了。

建国以来,土地又因水土流失减少了1/3,现在可居住的国土面积是300多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反而增加了一倍,从7亿增到13亿。许多人口学专家认为,中国人口在两三亿比较合适,7亿就是极限,实际上我们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13亿。更不幸的是,人口增长得最快的地区,往往又是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也是全国生态屏障最重要的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生态难民最主要的产生地区。

什么叫“生态移民”。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国际词汇。它是指不是因为战争,不是因为贫穷,不是因为疾病,而是仅仅因为环境问题导致搬迁的移民。生态移民主要产生于非洲等穷国,因为那里干旱或沙漠化比较严重。但自从20*年袭击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导致居民大规模迁居后,生态移民也开始敲响了富国的大门。联合国作了一个统计,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5000万以上人口因为环境退化而搬迁,到本世纪末有人说是4亿,也有人说是6亿人。

再谈谈能源问题。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孪生兄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世界几千年来战争主要为两个目的而打:一个是为意识形态,如宗教战争、西方民主化输出等等;再一个就是为了资源,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为此而打的。

日本可以做个例子。日本当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多,素质高,野心大,它有一个亚洲帝国的梦想。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源。本来他有个“西进”战略,即先朝鲜,后满蒙,再中国,然后进军西伯利亚的能源开发。后来发现,中国当时只有煤,没发现石油能源,而进军西伯利亚又成本太大,开发时间也太长(大约半个多世纪)。因此他们决定了另一个战略,即“南下”战略,就是打通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进入波斯湾,把中东的石油运过来。为此就必须发展海军,发展海军必须跟一路上所有的老牌殖民主义者发生冲突,而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坚决盟友正是美国,日本背后的钉子正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所以无论如何要打珍珠港,无论如何要把背后的钉子拔掉才能放心南下。日本还必须占领澳洲,因为那里有铁矿砂。

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必然要走向资源枯竭,必然要为争夺资源而不断冲突。如今中国45个主要矿种在14年后将剩下6个,石油5年以后将60%以上依靠进口,木材铁矿等等也统统要依靠进口。中国gdp占世界4%,却消耗了全球26%的钢,37%的棉花、47%的水泥。传统工业化需要的三大自然要素,一个是土地,一个是水,一个是矿产资源,中国已耗损大半。


(未完,全文共14120字,当前显示12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