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常说,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而育人则是位于第一位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德育。教师的德育工作也就特别的重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也会随之见效,但德育工作是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心,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孩子。

一、案例背景班级里有个个性十足、性格古怪的孩子小刘。记得学期初分班时,分给哪个班,班主任老师都不要,以前曾教过他的班主任老师一听又分到他班了,急得眼泪都下来了。最终领导的信任,还是放在了我班。开学没几天,小刘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课堂上不但自己不学,还揪前面女同学的头发,用脚踢别人的书包,朝着同学闹怪脸,偷拿别人的东西……,真是花样百出;有一次在课间操排队时老是讲话,出洋相,我提醒了他两次,他竟然顶撞起我来。课后我找到他,他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说老师偏心不喜欢他,而且声音比我的还大,态度也很恶劣。他处处与众不同,有着极强的叛逆心理,不允许老师对他有批评之辞。

二、案例分析一段时间的教育却没有什么起色,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每天除了批评就是批评,这样的教育适合小刘吗。于是我围绕他展开了工作。家访结果:小刘有着十分特殊的身世和复杂的家庭环境。父母离异,判给了母亲,但母亲经常外出打工;外婆抚养,隔辈人对他是过分的溺爱,没有文化的外婆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些其父亲家庭的坏话,孩子自小便养成了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的习惯,无人能管,无人敢管。前任班主任评价:小刘在老师眼里,学习成绩极差,有不良行为,不遵守纪律,所以挨批的事都能找到他。他对老师有敌对情绪,与同学相处时经常使用一些污言秽语,随便欺负同学,同学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多数同学对他是畏而远之。畸形的教育,特殊的身世,让其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烦,人人避而远之的瘟神。由此恶性循环,更让其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成天游手好闲,学习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面对家庭、社会及来自学校的种种压力,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与老师、与同学、与外婆无法沟通,关系极为恶劣。老师骂、同学烦、家长愁,这一切使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和学校生活的乐趣,再加上其本来内向的性格,封闭的情感,以及社会不良现象的诱惑,他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教育措施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几乎失去了信心,甚至也在怀疑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逢想到他的问题,我的内心便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无声无息中进行:


(未完,全文共3357字,当前显示10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