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青玉案 元夕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

3.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教学重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教学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授课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课件,采用品读、赏读、研读等反复诵读的方法安排授课。【教学设想】:学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古典诗词,对辛弃疾不乏了解,他的词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但这首词的风格有其特别之处,那就是以婉约之形表豪放之实,需对学生给予点拨。【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设计播放音乐鬼才许嵩2011年的专辑《苏格拉没有底》中的一首歌曲《千百度》片段,让学生谈这首歌歌词的理解。(随感而谈)一问:歌词末尾“我寻你千百度,有一岁枯荣,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此句引自哪句诗。明确:“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二问:这句词出自哪位大家之手。明确: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他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三问:这句诗词出自他的那篇作品。明确:《青玉案元夕》四问:题解《青玉案元夕》明确:“案”音“àn”,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也有前片第五句不用韵者。上去通押。任务一整体感知1.自读全文,梳理字词。

2.集体朗读全词(播放配乐朗诵),概括本词大意


(未完,全文共3967字,当前显示7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