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我市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省委赋予我市的光荣使命。随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关工作的日益深化,通过地方立法适时保障和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确定利长远、打基础的制度框架,对于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项行动”、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消费领域企业和单位,广泛听取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关企业、行业协会、市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在认真梳理我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借鉴先进经验,围绕制度保障需求,提出了促进和保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立法对策。

一、我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根据《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两年来,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重点打造金街、意风区、文化中心、五大道等八个市级地标商圈,建设仁恒伊势丹、青旅运动新天地等高能级载体,促进我市消费市场进行业态调整、品牌更新、数字赋能、环境提升二是整合文旅消费资源,规范促进保税展销模式发展,持续构建数字消费场景,通过举办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和大型展会赛事,吸引了大量客流三是支持金街现代城、海信金耀二店高端商业布局发展,增加中高端国际消费品牌市场供给。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和进口正面清单扩围,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四是强化顶层设计,市级层面搭建“1办11专班”工作组织架构,探索引入商圈运营机构取代传统意义管委会的改革举措,着力提升消费舒适度便利度五是制定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资金支持政策,颁布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制定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消费促进措施,强化政策支撑和保障

从总体上看,我市消费市场体量较小,活跃度较低,消费繁荣度相对不高。最基本的表现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低,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奋斗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入境游客接待量下降,外源性消费相对弱化。以旅游为例,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市接待境外旅游游客(过夜)人数处于下滑态势,从2011年的73.06万人次下降到20**年的56.1万人次,减少了16.96万人次。受新冠疫情影响,20**年我市接待境外旅游游客(过夜)人数骤减到17.13万人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实现重大调整,2023年接待境外游客人数有望显著增加,但我市作为国际消费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总体上仍显不足,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是地标商圈培育建设不足,消费载体的时尚引领力有所欠缺。我市缺乏兼具国际大都市气质和本土文化特色的城市商业街等标杆性商圈和文化商业载体。优质特色品牌密集度高、具备时尚性和引领力的综合地标式商圈仍需加快培育。商圈数量较多但同质化严重,特色化和差异性不足,很多商圈业态和活动不够丰富,文娱商旅融合发展不够,缺乏吸引力和消费活力。“河、海、洋楼”“近代百年看我市”等城市特色资源和独特城市名片,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结合得还不够紧密,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消费乘数效应。除此之外,夜间消费特色街区等消费载体较少,智慧商圈建设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未完,全文共5293字,当前显示136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