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矛盾转型思考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一五”发展规划,也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年和“十一五”时期整个改革的重点之一。为什么现在要着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从中共“八大”到“十六大”,我们一再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今天,这一主要矛盾本质上并未发生改变。有的国家认为中国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第一,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按照世界银行和国际贫困人口标准,我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数量还相当大,人均gdp还排在世界1**位左右;第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比如说,我国东西部的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差距还相当突出;第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发展相当不平衡。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仍然处于相对比较贫困的状态,农民仍然是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综合多方面情况来看,我国仍然是一个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生产力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经济不发达仍然是一个突出矛盾,我们仍需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主要矛盾目前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对此不大赞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仍然是中国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判断。

但也应看到,社会矛盾的阶段性表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研究社会矛盾的变化与政府转型有哪些内在联系。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政府转型

大家知道,中央一再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要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去的28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实践中还存在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倾向。并且,单纯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

1.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当前,发展严重不平衡,产业结构失衡,高增长、低就业,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等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同各级政府过于追求gdp增长的行为相联系。

2.政府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把发展速度和项目规模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指标,致使投资需求膨胀愈演愈烈,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屡禁不止。

(2)由于地方财力与事权不匹配,大量地市级以下的政府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公共支出难以满足,一些地方政府产生强烈的投资冲动,争上大项目、盲目铺摊子。

(3)由于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过多的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泛滥,进一步推动了“招商引资热”和“开发区热”。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地方提出“政府经营城市”、“政府招商引资”等口号。“政府经营城市”的实质是什么。是政府以低成本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目前,我国失地农民达到了5**0万左右,因失地导致的新增贫困农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将是下一步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再比如说“政府招商引资”,最近几年,在“政府经营城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口号下,出现了很多扭曲的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不是作为投资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政府经营城市的做法,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

(4)由于垄断行业改革严重滞后,竞争不充分,政府保护和管制过多,进一步加剧了当前能源消耗和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

可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举措。

3.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加快市场化改革


(未完,全文共5818字,当前显示14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