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与时俱进两新党建交流

一、创新工作机制,破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落实难”的问题

针对“两新”组织发展日趋活跃的实际,**县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关键点,解“扣子”、换“脑子”,增强了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非公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镇(区、街道)也相应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非公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党(工)委书记为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建立领导联系办点制度。县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至2家非公企业;镇(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也结合本地实际每人联系1家以上非公企业。三是建立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按照企业的生产规模,县委分层次选派了13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对重点企业由县委统一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对一些小型“两新”组织由各镇(区、街道)党(工)委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四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根据党建“带三建”(工建、团建、妇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党工团妇协调联动机制,明确了党建“带三建”的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初步形成了“两新”组织党群共建的新格局。

二、创新组织模式,破解“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难”的问题

面对**县“两新”组织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小不一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就近、可行、方便管理”的原则,通过“系统管理,行业管理、挂靠管理、属地管理”等渠道,大胆创新,以“两推一挂”(推优、推荐、挂职)为抓手,采取“独立、联合、挂靠、条块”等方式抓好组建。一是单独设立党支部。凡具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两新”组织,都单独成立了党支部。二是建立联合党支部。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两新”组织,我们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实行联合组建,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在各镇(区、街道)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统一管理各镇(区、街道)的流动党员,确保了党员不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如今年1月份,我们把台商企业建立党组织列入工作重点,着力在台商企业集中的地方设立县、镇两级党建工作指导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办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消除台商对组建党组织的疑虑,充分赢得台商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全县共组建台商企业党组织8家,实现了**县“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的新突破,使**县提前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

三、创新制度建设,破解“两新”组织党组织“巩固难”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3349字,当前显示10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