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干部队伍建设探索思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谋大局、抓发展、抓落实的能力,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可持续的干部保障,**市委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选”、“训”、“管”、“用”的关键环节和流程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一、公开“选”,建立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体系

在后备干部选拔过程中,借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法,做到“三公开”。即选拔程序公开、测试成绩公开、确定人选公开,阳光操作,提高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根据不同专业、年龄和身份进行综合统筹,分门别类建立起后备干部队伍体系。通过“三公开”形式面向社会选拔后备干部681名。

1、建立专业体系,解决干部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为了保证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后备干部需求,我们划分为行政管理、党务、经济管理、财会审计、项目建设、农业、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政法10个专业。按专业命题、按专业测试、按专业选拔,按照专业建立体系。各专业后备干部分别达到189人、49人、45人、24人、70人、13人、56人、28人和159人。

2、建立年龄体系,解决领导干部队伍年龄梯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针对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两支队伍”普遍存在的年龄老化问题,先后分两批进行了30岁以下和31-35岁青年后备干部的公开选拔,使全市后备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由过去的41岁下降到34岁,30岁以下、30—35岁、36—40岁和40岁以上4个年龄段,分别达到78人、265人、190人和148人,为改善科级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提高轻化程度储备了梯次后源。

3、建立身份体系,解决“女、少、非”领导干部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女、少、非”科技干部较少。按照上级提出的结构要求配备领导班子,难以做到优中选优。为解决“女、少、非”干部比例失调的问题,特别加大了选拔力度,全市女、少、非后备干部分别由过去的132人、56人、78人,增加到286人、96人和128人。

4、建立层级体系,解决主要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不足的问题。根据全市科级班子正职、村两委主要领导、社区两委主要领导的现状,按照1:

1、1:3和1:3的比例,分别建立科级班子正职后备干部、村两委主要领导后备干部、社区两委主要领导后备干部队伍体系。目前科级班子正职、村两委和社区两委主要领导后备干部分别达到128人、316人和65人。

二、强化“训”,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力量

按照中央对干部队伍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指导思想,在对后备干部的培训中坚持了“四重”要求。

1、重“品行”,强化德育培训。在每个主体班次培训中都增设了访贫问苦、警示教育、传统教育、军事训练等培训内容。聘请老红军、老干部讲授传统,激发后备干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组织学员到看守所参观,构筑拒腐防腐的心理防线;到敬老院、贫困户、特教学校慰问,体察弱势群体的疾苦;采取自愿的形式,组织学员捐款捐物,以行动献爱心。每期后备干部培训班都主动帮助1—2户贫困户,帮助1—2名困难学生,直至贫困户脱贫、困难学生中学毕业。两年来6期培训班共帮助贫困户8户,帮助困难学生6名,在帮扶过程中极大增强了后备干部的亲民爱民意识。


(未完,全文共4299字,当前显示13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