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和谐卫生经验交流

卫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元素,现代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卫生事业的和谐。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创建和谐卫生,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共享生命健康。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增强构建和谐卫生的使命感

当前,国家医改方案即将出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日趋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扩面提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式出台,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设备设施更新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200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就达1466万元,三年来,仅农村合作医疗一项,国家和省级财政对**就投入2203万元。据统计,200年,县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2154万元,比200年增加289万元,增长率为了23.57%,人均投入72.87元,居全市首位。今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卫生发展年,斥资1000万元支持**卫生事业大发展。在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县广大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农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县卫生事业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人才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全县卫生系统人员编制为838人,在编实有人员554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491人。全县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2.45人,低于全省3.78人和全国的4.1人的水平。二是农村卫生依然十分薄弱。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简陋,接诊和住院条件需进一步改善。有的地方对农村卫生认识不够,村级卫生室缺乏总体规划,建设规模和标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乡村医生素质低,待遇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现状令人担忧。三是公共卫生经费短缺。由于长期以来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机构债务沉重,经费短缺,运转艰难。公共卫生事业明显落后于形势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党中央提出了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是卫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和谐的卫生就没有和谐的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不断增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构建和谐卫生,共享生命健康,是时代赋予广大卫生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二、明晰思路,突出重点,把握构建和谐卫生着力点


(未完,全文共3557字,当前显示10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