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党组织领导班子实践思考

通过群众满意的方式产生群众接受和拥护的行政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需要。**年5月份,按照省委组织部、常州市委组织部公推直选行政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试点要求,我们在行政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之际,全面实行“三推两评”产生村级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即:按照党员自我推荐、党员联名推荐和组织推荐的办法产生候选人初步人选;由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竞职演说,经党内外群众进行评议,组织考察最终确定候选人正式人选;在认真组织好行政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选举的同时,选择50个行政村进行了直选,即: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委员会委员、书记和副书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省委组织部进行的直接选举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调查问卷中,有99.4%的同志认为新一届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产生,充分体现了民意,有98.7%的同志对选举出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表示满意。这一做法有益地探索和改革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选举方式方法,扩大了基层民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公推直选,有利于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顺应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趋势。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深入开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法制意识显著增强。行政村党组织选举,以前那种“上面定人头,党员举拳头,群众皱眉头”的做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群众的要求。实行公推直选,选举之前让群众对党组织候选人有发言权、推荐权、建议权,在群众公认的基础上再进行党内选举。全市通过党员个人自荐、党员联名推荐、组织推荐的“三推”方式,推荐候选人1443名,由11769人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了评议,其中党员8413名,党外群众代表3356名。这一做法实现了党员意愿和群众意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相统一,既符合党章,又体现民意,从而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正确履行民主权利的积极性。在试点工作调查问卷中,99.5%的同志认为在直接选举中表达了个人意愿。

二是公推直选,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既是党章和法律赋予的,又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但是,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有的人缺乏党的知识和法律意识,与党组织书记比大小,论高低,说什么“村委会是全体村民选出的,管全村的事;党组织委员会是几名党员选出的,管党内的事”,从而导致有的村两委班子不协调。广大群众代表参加公推直选,使村党组织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确保村党组织在村级基层组织和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村党组织公推直选也使更多党员村委会主任被选进了村党组织班子,实践证明,在一定程度上理顺和改善了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


(未完,全文共3914字,当前显示12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