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创新时不我待的紧迫课题

创新,一直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更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反复加以强调。同志一再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实践和时代的发展,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行为方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又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为我们领会创新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创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

中国革命本身,就是凝聚起中国人民的力量进行新的创造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面临着与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尽相同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任务。创新任务之艰巨、之重要、之迫切可想而知,唯有不懈创造,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在经历了革命先驱们的曲折探索之后,我们党终于走上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从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提出到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建立工农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年抗战、“三大战役”,我们党在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创造中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思想。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一个时期里,我们党既经历了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有过像“”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失误。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能否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又是在不断推进思想解放和全面创新中进行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推行联产承包、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体制转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步步惊人的新创造,使我们开辟出了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也正是在这样的“第二次革命”中,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未完,全文共2891字,当前显示9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