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严把三关打造生态型干部队伍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如何有效预防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杜绝干部“带病提拔”和“岗上生病”,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在新时期新阶段,大力营造“官”正风清、宜于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严把关口,打造出一支风正气顺、干事创业、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生态型”干部队伍,是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一、严把“入口关”,选拔“健康型”干部

把干部选准是建设“生态型”干部队伍的关键环节。通过营造官正风清、无“污染”的选人用人大环境,使整个系统形成适宜干部队伍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

一是清源头。严把入口关,是选拔“健康型”干部的起点,是干部选任工作的“源头”。如能在“源头”做到公道正派,则“源头”清澈,相反,如果“源头”被搞浑,则吏治难清,难明,任前监督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领导干部在向党委推荐提名干部时,除应认真填写《干部推荐表》外,可通过实行“双亮”,强化荐人责任。一方面,举荐人要“亮相”,党组织负责人及组织人事部门提名举荐、民主推荐得票多少,要在党组织会议上“亮相”,并记录在案。另一方面,提名要“亮底”,所谓“亮底”,就是推荐提名人要签名负责,存档备考。发现被推荐对象失准,要对推荐者给予批评教育;被推荐对象任用后一年内,党组织发现有违纪行为或任后不称职,除免去本人职务外,还要视情追究推荐者责任。

二是重导向。要坚决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老实”干部选拔到干部队伍中来,绝不能让那些投机取巧、夸夸其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当“太平官”,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甚至跑官要官的人如愿以偿,不能让那些勤勤恳恳、踏实苦干的人吃亏,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勤奋工作的同志,要高看一眼,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同志,要多加留意,着力营造有利于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优秀干部大量涌现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社会环境。

三是扩范围。适当延伸考察内容,结合考察开展延伸监督。尽可能扩大干部考察谈话的范围,选择一些代表性人物作为访谈对象,并讲究谈话方式,注意从谈话中捕捉有关信息,同时既要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又要重视少数人提供的具有突出性、敏感性的问题,在考察中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二、把好“会诊关”,确保干部“带病不提拔”

针对当前干部活动范围宽、识别难度大的情况,坚持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审查制度,立体“透视”,综合分析,确保选出的干部经得起群众和实践检验。


(未完,全文共4089字,当前显示11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