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为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海口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热带滨海绿色温馨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海南省委四届七次全会和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特制定《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功抗击非典、禽流感疫情,战胜干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全市国民经济在“九五”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2005年海口市生产总值达到301.35亿元,年均增长12.1%,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8.8:

24.7:66.5调整为2005年的7.7:

27.6:64.7。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达到17418元。财政总收入60.83亿元,年均增长21.4%,占全省的41.9%。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城郊型、服务型农业得到巩固和提高,产业内部结构优化,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09亿元,“十五”平均增长7.3%,农、林、牧、渔产值比例调整为40.4:

4.9:

38.8:

12.5。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3.14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8.1%。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药谷”建设快速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持续增长,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开始崛起,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62.1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21.6%。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5.1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0.3%。旅游业总收入2005年达到47.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完成138.45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2.9%。

2、统筹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十五”时期是全市城乡建设投入最多、变化最显著的五年。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8.6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40.66亿元。市区龙昆南路、世纪大桥、滨海大道、国兴大道、秀英大道等新建、改造项目完成,自然村通车率99.2%,以海口为中心的环岛高速公路网基本贯通,货运大道和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美兰机场二期扩建投入试运营,粤海铁路开通,城市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城市燃气普及率96.8%,管道燃气普及率35%。供水供电能力、港口吞吐量、信息通讯水平都有新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国家i级水平,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05年,非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例59.5%,比2000年提高8.9个百分点。


(未完,全文共19218字,当前显示13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