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意见

为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在改革和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推动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通过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努力,逐步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努力形成党组织与党员联系密切,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各环节全面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着力,教育与管理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更加规范,流动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性观念显著增强,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三)基本原则。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具体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双向共同管理原则。流出地党组织要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及时向所去地方、单位党组织沟通情况;流入地党组织要主动承担起管理的责任。二是条块结合管理原则。对外来流动党员,由工作单位和居住地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协调配合加强管理。三是因人制宜管理原则。根据流动党员的就业形式和居住状况,合理确定党员的管理方式。四是动态管理原则。各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并及时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输入信息库,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

二、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

(一)积极设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服务机构。区委组织部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指派专人负责做好跨区域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充分利用党建网站、党员教育频道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搞好服务。乡镇、街道党(工)委要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发放和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把辖区内的流动党员及时编入党组织。各村、社区要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点,对本区域内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掌握外来党员的基本情况和外出党员的去向。

(二)合理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流动党员工作不断变化的特点,积极创新符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对流动党员有效的教育管理。

一是属于同一党委3名以上正式党员集体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人员相对集中,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属同一基层党(工)委的,基层党(工)委应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属不同基层党(工)委的,上一级党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隶属有关基层党委。条件具备的,可以建立流动党员党总支或基层党委。

二是对于流入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外来流动党员,工作或生活地点相对固定,人员相对集中,流入地基层党(工)委或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要将流动党员及时编入当地党组织中


(未完,全文共4971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