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十三五时期民族工作发展心得体会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

民族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一是立德树人任务切实落实。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民族地区德育工作的落实。十三五期间,立德树人任务始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教育均有条不紊地开展,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也得到了根本改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学好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主题活动,弘扬抗疫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宏观上,通过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微观上,推行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项目,为民族地区打造一支具有高理论水平、强实践能力且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提供重要渠道,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双提升。截至20xx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达到150万人,占全国专任教师的8.76%。

三是质量保障措施不断增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育人的灵魂。20xx、20xx两年,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工作的决定》,由教育部、国家民委牵头,对民族教育发展政策、工作机制、对口支援、教育扶贫等情况开展督察工作,定期审查,及时纠正,牢牢把握住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20xx年,教育部办公厅依据《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章程》,成立第二届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主要针对民族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工作,科学考评,为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切实保障了教育决策、教育发展的质量。质量保障工作的有效推进,进一步缩小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四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进程总要求、顺应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规律的重要表现。为此,教育部先后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xx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了后续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同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现代化专题研究报告》,着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经过努力,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条件的普及、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教育工作者信息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精、从量变到质变的跃步。

民族教育工作稳步开展。一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积极推进。十三五时期以来,党和政府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出发,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xx年,国家民委印发《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规划》,[2]在依法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截至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采用27种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参与学习的学生达600万余人。


(未完,全文共4453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