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反腐倡廉党员学习体会总结

反腐倡廉党员学习体会总结篇1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学习资料》,感到受益匪浅,感慨良多。通过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党纪党规,使我对党的纪律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使我更加坚定了努力方向;通过学习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田凤山等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反面教材,使我深受启示和警醒。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大公无私,勤政廉政,才能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王怀忠等这些腐败分子蜕变的轨迹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自身抓起,严于律已,廉洁自律,做到戒尺在握,警钟长鸣。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田凤山等腐败分子最终沦为阶下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重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政治信仰颓废。他们的腐化堕落首先是从思想上打开缺口,潘多拉魔盒涌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就乘虚而入,逐渐充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从生活上追求奢华开始,在灯红酒绿中消极沉沦,在物欲面前彻底丧失自我,逐步变成一个赤裸裸地大搞权钱交易的典型,与不法商人相互利用,巧取豪夺,疯狂敛财,此外还利用职权,大搞权色交易,道德败坏,生活糜烂。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党的宗旨,严重触犯了党纪国法。

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等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训是深刻的。他们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逐步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现象。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警醒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来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从根本上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才能经受各种考验,立于不败之地

二、官有所畏,业有所成

清廉,是官德的内在要求。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在思想上深怀爱民之心、心存为民之想,在工作上求真务实,而在作风上的要求就是清正廉洁。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如何才能加强自身的廉洁呢。先要怀有有所畏的心态。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曾经说,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古语说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有所怕、有所畏,才能洁身自好,抗得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杨震刺史,赴任途中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夜访,怀金十斤,声称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无言以对,赧然退出。杨震不以暮夜无知者而放胆妄为,他不畏人知畏已知,严格的道德自律成就了他一生清廉的美名。

身为领导干部,所作所为,甚至是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党的形象,所以,开展工作要时时怀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惧之心,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的复杂环境下,心中要时刻保持一种警觉,官有所畏,业有所成。

三、以人为鉴明自身,加强修养固防线


(未完,全文共9289字,当前显示14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