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气象局业务工作计划(市)

威海气象事业经过14年的发展,特别是*三个五年计划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基础。“*”期间,通过体制改革、调整投资方向和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事业规模、生产能力、科学技术装备和现代化建设等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间,是党的*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五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气象事业“*”以至更长远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出了任务。威海气象事业作为威海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公益事业,要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为指导,结合威海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按照突出重点、现实与可行的原则,编制和实施好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气象事业的基础性、现实性、前瞻性作用和确保我市气象事业更快更好更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执行情况

(一)气象业务服务成效显著

1、大气探测监测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

“*”期间,我市在原有6个天气气象要素站,1个物候观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2部雷达卫星等观测站网组成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的基础上,我市抓住2001年国务院批准大气监测自动化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了6个自动遥测气象站、1个紫外线强度观测站和1个闪电定位监测站与原有的观测站点共同构成了我市的新一代大气立体监测网络。

2、气象信息通信网络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

90年代后期,国家启动重点工程“气象卫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我市6个气象台站均建成了地球卫星接收站,20*年对地面气象通信网络进行升级,建成了市-县2msdh宽带气象专用地面通信网络,进行大量省内外气象信息的交换,实现了省—市的可视化天气会商。20*年,在省局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已建网络资源,建设并开通了“威海兴农网”。

3、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我市气象部门拥有设施较为完善和技术较先进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加工处理系统。该系统在防汛指挥、农时关键季节和重大社会活动的气象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年。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在全市开展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等级预报等工作。目前,服务领域已经涵盖了对各级党政机关、广大公众的服务以及对国防、科技、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水利、海洋、盐业、民航、保险等各个部门。

4、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威海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也是气象旱灾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但空中水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每年流经威海的空中水资源尚不足5%转化为地面降水,仍有很大可开发利用潜力。我市自1996年开展人工增雨工作以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三市一区均开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共有专用火箭发射装置4部、711雷达、闪电定位仪和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各一部。市人影办利用“3s”技术,根据我市气流运行特点和地理特征,绘制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射界图,确定了40多个安全作业点,配合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季节性人工增雨作业。依托气象业务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监测预警和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全市共有31人从事人工影响作业工作,“*”期间,全市共进行火箭增雨作业22次,作业影响区内增加降水量6.95亿立方米,为全市抗旱减灾作出了积极贡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多年人影作业的效益评估表明: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效益与投入比超过40:1。


(未完,全文共5894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