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党校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

同志们: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这就决定了党校必须姓党。党校不姓党,或者不能很好姓党,就不能完成党所赋予的庄严使命。今天到x委党校的目的,就是认认门,与各位同志见见面,听听大家对党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刚刚,x校长汇报很全面,大家的发言讲的都很好,围绕各自的工作,谈思路,谈想法,谈打算。下面,我结合自己对党校的认识和思考,讲几句话。

一、始终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校工作。1924年5月,党的第一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认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根据这个决议,我们党成立了两所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北京党校。1925年1月,党的四大重申:党中教育机关除支部具其一部分作用,另外于可能时更有设立党校有系统地教育党员……增进党员相互间对于主义的深切认识之必要。那时,全国党员只有900多人,我们党就如此重视设立党校问题。1926年2月,党中央特别会议通过《开办最高党校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北京及广州各办一长期党校。1927年,党的五大同意在武汉创立中共中央党校,成立了筹备处,后因汪精卫叛变未能如期开学。1933年3月,中共中央局在苏区创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这是中央党校的前身,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停办。在一年半时间里,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3批学员、大约300多人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毕业,其中有基层干部也有高级干部,有党政军干部也有群众团体干部,为苏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1935年11月,中央党校在延安复校。为开展全党整风运动和开好党的七大,从1939年至1943年,党中央有计划、分期分批从全国各地抽调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群领导干部到延安进行培训。当时,中央党校规模很大,分为6个学员部,六七千名县团级以上高中级领导干部集中在这里学习,同时参加整风。1943年3月,毛主席亲自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校成为高中级干部的集结地,成为培养革命骨干的大摇篮。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运用党校这个阵地,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组织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校紧紧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全局,为推进党的理论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贡献。

二、发展成效明显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在xx的坚强领导下,在xx党校的关心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xx党校的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为xx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有这么3个特点:

一是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xx党校确定了以教学为中心,建设一流教学科研体系;以硬件为载体,建设一流校园;以党建为统领,建设一流校园文化;以制度为抓手,建设一流管理服务;以特色为依托,建设一流合作交流平台的五个一流工作目标,争创全省州市最好党校的总体目标。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奋斗和努力方向比较明确,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相统一,与xx党校对下级党校的要求一致,与xx的发展方向一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未完,全文共4809字,当前显示13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