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副市长在全市移民工作会议讲话

一、去年的移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市是全省的移民大市,有移民10余万人,在全省最多,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又是省会城市,地位十分特殊。我市的老库区在全省也是最多,随着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在我市又诞生了一批新的水电站库区,如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乌江流域最大的水电骨干工程构皮滩水电站,以及索风营、大花水、格理桥等水电站,产生了一批21世纪的新移民,仅构皮滩库区我市就需搬迁8047人。尽管去年我市的移民工作,困难多、任务重,维稳压力大,但是,经过艰苦努力,在全省仍然荣获一类优秀奖,保持了“做表率、走前列”的佳绩。

开阳、清镇、乌当三个县(市、区)的经验交流发言,道出了移民工作的酸甜苦辣,更彰显出移民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范,为我市圆满完成任务、得到省的褒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阳县做到的“三靠前”,领导干部靠前到库区宣传移民政策及法律法规、靠前到库区了解情况和信息、靠前为移民搞好搬迁安置服务;“三深入”,进一步深入移民区、深入移民村、深入移民户;“三最大”,用最大的诚意、最大的耐心、最大的关心做好移民工作;“三进家”,政策、法制、服务三进家;“三统一”,对待移民问题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答复等“五个三”,使领导、服务、民生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清镇市有移民5万多人,移民人数分别占*市和全省的62.70%和17.06%,是全省和我市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人数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市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1000多人的工作队进村入户,奋战在一线,正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举全社会之力,才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乌当区把公平、公开、公正提到了新的高度,还权于民,有力地推动了移民工作的开展。这3个区、市、县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有力。其他区、市、县也有各自的亮点,各地都要把好的做法,带到工作中去,更上一层楼。

二、今年的移民工作,要落实好“三个结合”

(一)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的结合

我市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涉及10余万移民和40多万连带影响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4%、农业人口的28%,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重要的一支生力军。我市移民工作,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要求。

一是以两个规划为主线,抓好着力点。我市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的作用,就是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要求,优化调整《*市大中型水库(2006—2011年)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2006—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这两个规划的主线功能,用活用好有限的后期扶持资金。从移民的性质看,绝大多数是农民,迫切需要实施好这两个规划。首先要完善好基础设施,农口各部门要把资金、项目向库区倾斜,按照加强“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十字方针的要求,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民生显著改善。其次,根据区域特点,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发展以城郊特色农业、都市农业为重点,以蔬菜、水果、食用菌、家禽家畜为主导产品的种植业、养殖业,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生态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第三,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针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特点,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文化建设项目,促进文化特色逐步彰显、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


(未完,全文共4736字,当前显示14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