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编者按

在重庆处于“新的发展起点”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这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迎接市第三次党代会和重庆直辖十周年,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发表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和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系列理论文章。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希望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对新阶段的新使命,我们必须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学发展大道上向新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一、领西部全面小康,促全国区域协调

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低,*年我国已整体实现基本小康,但西部仅达到基本小康标准的56%;西部地区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相当滞后,“三农”问题和区域落差十分严峻。因此,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小康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就难以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重庆是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诸多典型意义。党中央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重任交给重庆,主要是期望重庆成为“排头兵”、“领头雁”,发挥示范带动与服务辐射作用。

没有库区和农村的小康,就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重庆的特殊市情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截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大于全国3.3∶1的落差;主城区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而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人均gdp尚低于800美元,最低的县仅400多美元;库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突出。三峡库区和农村地区既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率先全面小康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必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二、昂立潮头担重任,负重自强勇争先直辖十年发展奠定率先西部小康的坚实基础。人均经济指标较高,2006年重庆人均gdp12437元,居西部第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0元,居西部第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居西部第三;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87.7%,居西部第四,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53%,居西部第一,城镇化率46.7%,居西部第二;社会发展领先,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西部第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数西部第一,人均受教育年限8.3年,居西部第一。

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面临很大压力。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地都在加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编者按


(未完,全文共4432字,当前显示12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