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发掘党员潜能增强组织活力

如何发挥好党员的“双带”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农村小康进程,已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余庆县松烟镇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将一批党性好、能力强、有特长的国家干部党员“按需分配”到农村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带头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有效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一、基本情况

松烟镇地处湄潭、凤冈、余庆三县结合部,省道204线横贯全境,粮、烟、猪等产业优势明显。全镇有国土面积136.6平方千米,辖8个村(社区)30707人。村(社区)有8个党支部、49个党小组、618名农民党员。目前,全镇到村工作的国家干部党员37人,平均年龄28岁,中专以上学历达100%,具有畜牧水产、植保、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达96.4%。

二、主要做法

1、合理划分小组,民主举荐组长。根据农民党员住居范围,从“方便活动开展、切实发挥示范作用”出发,以每3至20名党员为一个党小组,将全镇618名农民党员按片划为49个党小组。同时通过党员自荐和党小组成员推荐的方式,把党员流通能手、科技能手和致富能手选为组长,主持开展党小组工作。

2、按需分配党员,增强带动能力。针对一些党小组党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双带能力偏弱的实际问题,将37名到村工作的党员国家干部“按需”进行再分配,即结合国家干部党员的专业特长及所在支部,按农村党小组的需要进行分配。如新台村官田党小组中缺少烤烟专业人才,就把熟悉烤烟生产的党员干部马腾编入该组,今年带领9名农民党员发展烤烟102亩,实现户均收入2万余元。

3、探索有效载体,营造浓厚氛围。为增强国家干部党员在党小组的示范效应,全镇以“学、带、帮、争”为载体,营造起学党员、做党员、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学”,即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农业适用技术等知识;“带”,即带领贫困党员发展适宜产业,实现增产增收目的;“帮”,即每名国家干部党员每年完成1至3名青年农民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任务;“争”,即争创先进党小组、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未完,全文共2805字,当前显示9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