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转变执政理念构建和谐地区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是多事之秋。武陵区作为常德市的中心城区,经过几届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近两年来,武陵区委、区政府适时转变执政理念,在突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的同时,积极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构建了一个较为和谐的新武陵。

一、树立超常发展观念,夯实和谐的物质基础

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武陵区委、区政府认识到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证。2002年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加快发展上打破常规,彻底摆脱各种形式主义的羁绊,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为全面协调发展构建雄厚的物质基础,并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到2007年实现区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在全市率先进入全面小康。"三年多来,武陵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2年、2003年、2004年区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4.4%、15.3%、16.3%,2005年上半年增长10.8%;财政收入同步增长,2002年增长12.2%、2003年增长22.1%、2004年增长21.31%,2005年上半年增长2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6244元增长到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239元增长到4100元。

2002年来,武陵区委、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全区经济建设的活力。为解决抓经济工作的精力总是难以集中的突出问题,对全区"双文明"考核办法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考核内容上只保留财政工作、招商引资、优化经济环境、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稳定等10项工作,考核指标较以往减少67%,对乡镇、街道的招商引资、财政工作和优化经济环境的考核分值占到了总基分的85%,对区直单位的招商引资、优化经济环境的考核分值也达到了50%,使考核这个"指挥棒"真正指向了经济工作。为形成"百个部门跑项目、千名干部引客商、万众一心抓发展"的热潮,实施了全民招商的战略。明确规定凡是财政拨款的区直部门,每个单位每年至少从区外引进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对招商引资的中介人,区财政直接给予奖励;对引进投资项目的单位,按项目税收给予一定比例的分成。2002年来全区已累计发放招商引资奖360多万元,全区共引进项目300多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2800余万美元。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对区属各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集中规范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保值增值,并通过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目前,全区已集中区属单位国有资产原值2.6亿元,为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投入提供了坚实的融资基础。


(未完,全文共5014字,当前显示12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