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研究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挑战

1、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影响。从我县科级干部现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在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上还显得不够适应。一是学习抓得不够紧,对市场经济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根据对200名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工作时间55%的领导干部忙于事务性应酬,8小时以外时间49%的是看电视,或在家休息等,主动学习市场经济等知识的仅仅只有4%;近55%的领导干部对资本市场运作,市场经济规律和特点知之不多,或根本不懂,即使学了,也是应付式。二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专业结构看,我县科级干部所学专业中工业类、农业类、财经类的仅占27%,单一的党务型、行政型干部居多,经济管理型干部特别是复合型干部偏少,仅占21%。在干部考察和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60%领导干部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如有的乡镇领导面对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发展经济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只能维持“吃饭财政”,不能主动运用市场规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市场化、集约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三是缺乏实践锻炼和艰苦环境的磨炼。在抽样调查的党政领导干部中,从家庭到学校再到机关的“三门”干部占57%,其中在一个部门工作过的占44%,这些干部由于缺乏基层工作和多岗位锻炼的经历,客观上制约着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所造成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冲突一是思想认识的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人们突破封闭观念,代之以开放性、创新性思维;要求领导干部打破条条框框,以市场运作为支点,“找市场,少找市长”,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而不要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干预资源的配置,要树立风险意识,破除求稳、怕乱的思想,以改革创新的观念,破解企业运作、城市经营、资本运营、土地开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发展难题。二是工作方式上的冲突。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领导,所有权与经营权过于集中,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党政职责不明,政企职责不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领导者改变过去的工作方式,由单纯的分项目、分钱、分物,到科学预测、科学决策;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到尊重经济规律,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政治工作各种手段综合运用;由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到下放权力,给企业应有的自主权等等。三是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的领导干部受市场经济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信奉“有了钞票就可以,管他主义不主义”的错误信条,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实用主义比较盛行。据调查,18%的人认为“人生最大的愿望”是“有钱”,认为当今世界“金钱是万能,没钱万万不能”。大部分领导都希望到经济条件好的单位去任职,安排条件差了点的,就闹意见,有情绪;有的甚至把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运用到权力中去,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


(未完,全文共5633字,当前显示12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