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纪委书记在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对我县前一阶段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研究部署下步改革试点工作。刚才,同志宣读了县纪委《关于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两个单位负责同志介绍了他们试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希望大家按照《方案》要求,学习借鉴试点单位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切实抓好本单位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工作。下面,我就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立足实际,剖析现状,深刻认识改革动因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是与领导活动相伴而生的,是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必要条件。在现行体制下,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以货币形式发给领导干部,由领导干部个人自主支配和使用的费用。如工资、津贴、补助和奖金等。第二部分是为方便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而投入的成本,以及领导干部个人在履行职责和公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目前还不是以货币形式发给领导干部个人,而是以票据形式由领导干部所在机关(单位)记帐支出。如招待费、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学习考察费等。近年来,各级在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方面想了不少办法,出台了不少规定制度,对规范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办法都是治标的办法,加上相互联系不紧,周延不够,缺乏刚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前随着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范围的拓展,职务消费的数额逐步增加,用向不断扩大,而一些相应的监督制约制度不能及时跟进,致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呈现出无限制的扩大化趋势,既增加了财政开支,又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一个热点。具体表现为:一是职务消费尺度模糊,缺乏明确界限。如:招待费管理严的乡镇每年五六万,不严的乡镇每年十来万,有的甚至十六七万。在具体处理上,哪些招待合理,哪些招待不合理,难以界定。二是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成为财务支出的杂货箱,一些不正之风的“避风港”,什么都以招待费名义入帐,致使开具虚假发票屡禁不止,造成职务消费无序化扩大三是成为领导干部转嫁个人消费,以权谋私的途径。一些领导干部将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甚至将家属、亲友的各种费用,以职务消费的名义转嫁到所在单位或基层,致使一些领导干部不廉洁行为时有发生。据外地媒体披露,有一个县粮食局长由于女儿考上南京某大学,他即让单位在南京设立办事处,配备车辆,租用房屋,名为服务工作,实为服务女儿,四处挂帐万元;有一位乡党委书记出门则由财政所长随同,携带巨款,名为考察,实为玩乐,几年虚报发票余万元。如此种种,可谓一人为官,举家享乐。这种职务消费已变成一些人假公济私、享受奢华、侵占公款的手段,成为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的催化剂。四是成为影响班子团结和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党政主要领导掌握着开支大权,自己消费自己批,消费随意;而一些副职正常消费难以保障,有的甚至差旅费几年都报不了。由于在职务消费上存在着悬殊和差异,使一些班子成员心理不平衡,容易造成班子之间的不团结,影响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也存在着与时俱进的问题。拿通讯费来说,上级规定通讯费用解决到县处级,特殊行业只解决到乡科级。而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乡科级干部,甚至连村支书、主任都有手机,他们的通讯费用很难说都是由个人解决,这就存在一个变通方式、报销费用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财政开支和行政成本。


(未完,全文共5610字,当前显示14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