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扶贫帮困事迹材料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正处于转型期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多年积累的矛盾较为突出,困难群众比较多。全省150多万城镇居民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农村有190多万贫困和因灾返贫人口;阜新、朝阳、抚顺、本溪等资源枯竭地区,困难群众更为集中,不少职工家庭是双下岗,有的家里有长期病号,一些家庭的孩子因贫而辍学……

这些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的心,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帮助他们吃饱穿暖,渡过难关,既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事关社会稳定大局。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2001年年初开始,省委、省政府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在全省上下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遍布城乡的扶贫帮困活动。两年来,从机关到企业,从地方到部队,从集体到个人,从刚懂事理的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积极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帮扶活动中来。一双双温暖的手,一颗颗火热的心,一片片真挚的情,共同汇成了一片爱的海洋。全省城乡大地,到处涌动着进万家门、解万家困、暖万家心的股股暖流,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生动故事和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动人场面,展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互助互济、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当务之急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首先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全力组织实施。

两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积极推进扶贫帮困工作。省委数次召开常委会议进行认真研究,省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省长办公会具体落实,省人大、省政协、省军区等几个班子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27个文件,对扶贫帮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目标要求,对扶贫资金物资的管理分配和检查监督,对完成情况的考核验收和表彰奖励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全省扶贫帮困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薄熙来带队,一次次地深入贫困地区和困难企业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亲切慰问困难群众,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全省先后组织14.1万人组成3.9万个工作组,节日期间深入到城乡困难居民家中,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广大机关干部识大体、顾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省民政厅、财政厅、计委、经贸委、农业厅等数十个扶贫帮困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各级新闻宣传部门积极行动,广泛宣传,弘扬正气,营造氛围,为扶贫帮困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全省人民的热情支持下,全省的扶贫帮困活动,很快由集中性捐赠活动扩展为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双百村”开发扶贫等多种形式,受助对象也由困难群众延伸到共和国的老功臣,其广度和深度在辽宁历史上前所未有,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以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省共筹集扶贫帮困款物33亿元,帮扶、救助特困群众1100多万人次。

———为城乡“三老”、特困户新建解困住房3.5万套;拨款2400万元,对建国以来省级以上基层和一线劳模实施补助。

———组织8次大规模医疗扶贫行动,派出2488支医疗队,诊治病人4.7万人次,其中大病、重病2.3万人次,全省所有农村县的大部分乡村全部受益。


(未完,全文共8442字,当前显示14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