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村支部书记个人材料

也许谁也不会理解,一个跨省创办物流公司的大老板,居然放弃自己的老板不做,却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个偏远山村去当一名小“村官”,他到底是图个啥。

也许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山村的村支书,为了改变全村的落后面貌,居然不顾亲人的再三劝阻,自己倒贴10多万元去支撑着全村的公益事业,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傻。

也许谁也想不明白,一个上有老,下有小,连妻子都在外打工的农民,顾不上家人的生活,居然一次又一次地帮助那些困难的乡亲,他到底还有不有亲情。

然而,当你走进衡南县花桥镇龙皮山下那个曾经很不起眼的小村庄,一打听,一证实,你不得不相信,你不得不感动,你不得不敬佩,的确有这样的一个人,有这样的一些事。用龙皮人的话来说,他是“龙皮的骄傲”,他就是龙皮村支部书记*。

*是名退伍军人,军人就是有气概,退伍不退志。他与妻子肖玲玉一道到福建省经商,几经拼搏,竟创办了一个自己的物流公司,成为龙皮人谁都羡慕甚至忌妒的物流老板。

龙皮,一个偏远的山村,山穷水瘦,交通闭塞,伢子难聚媳,闺女难出嫁,典型的贫困村。正如那句民谣:“养女莫嫁龙皮郎,夜半独身守空房”

是呀,这样一个贫穷的村庄,没有一个有能耐的村官来掌管,想走出困境,想过上好日子,就像白日做梦。老村官阳纯桂年愈古稀,看着龙皮,天天苦于无人“接班”。

要说有能耐,还有谁能比得上阳东林。那年头,乡亲们都在想,要是有阳东林来当“村官”就好了。老支书心里也非常明白,阳东林是个大老板,“村官”在他眼里又算个啥呢。可老支书又不甘心龙皮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穷下去啊……

2005年,老支书铁了心了,他把村干部全都召集起来,把自己心窝里的话全说了,“我就是拉下我这张老面子,也要把阳东林请回来。”老支书总算给东林通了一次电话,代表乡亲请他回乡当村官。

东林为难了,几夜没睡好。妻子察觉到东林有些反常,才问清了原因。那段时间,东林的耳边没少听过这样的话:“你怕是疯了吧,上有老,下有小,放弃这么好的生意不做,去干那些得罪人而又没有回报的事,今后,崽女读书怎么办。爹娘哪个来养。”不久,生意场上的朋友也知道了,个个劝他:“放弃每年几十万元的收入不要,却要回去捡那个烂摊子,犯傻呢。以后再回头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遇了。”面对这些压力,东林只好把这件事就一直搁在了心里。

2005年初春,东林回家探亲来了。几年没回家了,龙皮村的面貌依然没有改变。村民一见他回来,都纷纷围了过来,看着他,欣赏他,仰慕他,都一致要求他回来当村支书。看着村民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他的心终于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憾:那是浓浓的情,是苦苦的求呀……乡亲的日子不好过,自己再富又有何意义呢。带着一份沉甸甸的乡情,他回到了福建。

回到福建后,东林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极力做通了妻子的工作,毅然把公司转包了出去,打点行装,带着妻子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的路途。经过村民投票选举,他就这样当起了“村官”。

头一回当“村官”,东林还真的有些压力和不安,老百姓盼望过上好日子的迫切愿望与村财政赤字高达40万元的巨大反差,让东林真切地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有多大。东林心里明白,这条路要走下去,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面对苦巴巴的乡亲,面对生我育我的故土,东林的心却反而铁定如山:就算是贴钱亏了自己,只要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我阳东林也是心甘情愿,此生无憾。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龙皮人祖祖辈辈都盼望的梦想,然而几代过去了,山还是那穷山,水还是那瘦水,龙皮人还是靠点着煤油灯过日子,还是靠脚板走路送信……就在就种期盼和失望中,龙皮人把希望和梦想全寄托在东林的身上了。


(未完,全文共5576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