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校尊老敬老爱老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我校开展敬老活动的几点做法

一个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素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更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华夏儿女继承弘扬了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在新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国民精神道德建设,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国以来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涉老工作的重要文献法规;旨在进一步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和形象;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以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时时处处“以德垂范”,承传中华文明,濡染和昭示后人;把尊老、敬老、为老服务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校合并后,优势互补,给老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离退休教职工2932人,其中有离休干部110人。自1989年,四川省人大把每年的“九九重阳节”定为“敬老日”以来,均以“重阳敬老日”为载体,抓好每年一度的“九九”重阳敬老活动周或活动月,努力搭建尊敬,敬老的服务平台,把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活动不断引向纵深发展,敬老慰然成风,文明得到承传。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三校合并,因工作千头万绪,想老年工作少了,工作忙、顾不上。加之三校原有很多制度和标准不一,麻烦事多了;还有少数年轻人认为生活有了保障,吃饱了休息就是了,个别人还认为是老麻烦,是“包袱”,交给社会上算了,等等。

《决定》下达后,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党政一班人,学习、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并结合《纲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老年工作的方针、政策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讨论。学校党政一致认为:我们文明古国的传统,礼仪之邦的美誉,不能丢。要随着经济的好转,社会的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提高敬老工作的意识和标准。敬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培养精神文明的摇篮,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尊老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学校的责任。“尊老、敬老、爱老”也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老同志是创造财富的先驱,它本身就是社会财富,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重大的发展有今天,是几代重大人努力的结果。他们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尊重老同志就是尊重历史,要从讲政治、讲历史、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老年事业。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并根据《决定》、《纲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老年工作政策,制定了《重庆大学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因三校合并,学校在大量精简机构和人员的情况下,不但没有精简离退休处反而扩大了编制,增加了人员,由原来的16人增加为19人,设立了离退休党委,选派了优秀人员从事离退休工作。校党委、行政分人分工负责管理。学校各级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老同志各项政治、生活待遇,把体现广大老同志利益和意志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二、建章立制,狠抓落实


(未完,全文共5974字,当前显示13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