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概念
▲统计学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通过大量观察和平均方法,对客观总合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科学。
是研究怎样搜集、整理、描述、分析、传送、发布、存储客观总和现象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通过对事物数量变化程度、方向、趋势的研究,可以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统计资料:反映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客观总和现象数量特征的数据型资料(numericaldata)。统计数据的特点:数量性(可以量化)、总合性(显示共性)、客观性(计划数、预测数不是统计资料)、具体性(有特定的时间、空间、计量单位)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和平均法。
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可以消除个体之间的差异,揭示事物的数量变化规律。数量依据:平均法:是统计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总体的同质性、变异性和大量性是平均法的应用前提。通过对平均数的观察,分析个别与一般、必然与偶然、随机与确定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统计学的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总体:作为大量观察的实施对象的同质个体集团。特征:同质性、变异性、大量性。▲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体。▲样本:总体中被观察的总体单位。
▲变量。反映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品质型变量(qualitativevariable/attribute):用文字表示的标志。—数量型变量(quantitativevariable/attribute):用数值表现的标志。
数量型变量的种类: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
▲指标:说明客观总合现象数量特征的范畴
指标的特征:可量性:指标一定能用数值表示。总体性: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范畴具体性:与数学中抽象的数值不同。科学性、可衔接性: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
2.标志既有文字型的也有数值型的,指标只能是数值型的。联系:指标可以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来。▲标志:表示总体单位属性的名词。
表现为数量上不等的为数量标志,表现为状态上差异的为品质标志。
统计数据的类别
▲原始数据。又称初级数据、第一手数据。指直接从被调查单位采集的、尚待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数据。对原始数据的采集称为统计调查。
▲次级数据。又称间接数据、第二手数据。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由个体过渡到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数据。便于取得,但可靠性差。
统计调查方式
▲普查。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搜集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
总量,为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或措施提供数量依据。
普查的特点。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以避免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未完,全文共3321字,当前显示10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