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软约束力在行为养成教育的应用

摘要。基于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拟据理论,以网络交互平台为载体,探索朋辈个体间他律软约束力对个体成长的作用,并提出目标共同体软约束力在行为养成教育中应用的路径,即营造积极健康的群体文化,发挥共同体凝聚、导向、激励与辐射功能,引导成员相互鼓励、协作、监督,彼此激发成长意愿,相互提供他律成长动力,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领青年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促进个体人格完善、素质提升、全面发展。

关键词:目标共同体;养成教育;软约束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基于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深刻认识,以满足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实践为目标,以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外部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应以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变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高等教育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和质量的高要求,与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产品还不够丰富新颖,时代气息还不够浓厚、实效性还不够强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刚性约束、权威式说服教育等在当代大学生中面临实效性渐弱等问题,亟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适应时代需求,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教育工作效果。

一、行为养成教育的当代困境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期待。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与栽培。高校应当切实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培养更多“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进入新时代,面向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境内外敌对势力与我党争夺青年、“泛娱乐化”与课堂争夺时间、“糟粕文化”对青年心灵的侵蚀等严峻挑战。如何引领大学生珍惜青春韶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自觉成长成才,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技巧及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自律自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六个下功夫”,要求高校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增强体质,提升综合素质。但是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智能手机应用普遍,网络游戏、即时通讯等手机应用设计精巧、吸引力较大的今天,课堂课外“低头族”很常见,能坚持认真听讲、保持早睡早起习惯、按时足量运动的学生比例还不够高;自习室、图书馆里手机震动声频繁,纯粹的学习时间被电话、短信、微信及其他应用推送的信息打得支离破碎,专注力与“心流”状态日益成为稀缺资源。调查发现,虽然82.9%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应该加强阅读量,但是64%的学生每日阅读量不足1小时,

16.2%的学生平均每月基本不阅读,

40.3%的学生平均每月阅读量不足1本书[1]。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纪律约束严格的高中教育相比,大学校园更加开放、自由、多彩,学生远离家庭,家长带来的约束力较弱,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角色转变过程中,经历了他律约束力的断崖式下降,对学生的自律能力、自觉意识构成挑战。大部分学生渴望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希望成为优秀的、为人仰慕的人才,但部分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自律能力不强,虽信誓旦旦,却落实不到位。而对成长于信息时代、“道理都明白”的当代大学生,面对家长、教师传统的说服式教育、看管式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实践表明,通过社群文化的营造,以隐性的方式,创造他人在场的环境,就能大幅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好地执行学习计划,更有效地养成某种习惯。

二、目标共同体软约束力的形成机制


(未完,全文共5361字,当前显示14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