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安全生产月主题征文范文5篇

【篇一】

所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规程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提高生产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可靠性,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从而更好地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企业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好处:一是能够更好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能够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三是能够加强企业的安全监管;四是能够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也是为了达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理念,既符合预防原理和强制原理,又体现了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性的体现。我们所创建的标准化建设必须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脱离了这个,谈安全及标准化建设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这看似一种浅显易懂的生产法则,一种应该执行的安全行为规范,一种理所当然的操作守则,可是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又有多少人能认真自觉的全过程遵照执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贯穿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呢。

一、在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到标准化的复制过程,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主动建设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仍不够到位,更关注直接的生产经济利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设提升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大多数的企业委托服务机构进行“包干”,自身主动参与意识不够,不能真正把握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及具体要求,即使达标,也不能很好地抓好持续运行。有些即使参与,也是比较被动,迫于上级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经营的需要而开展。

(二)、管理机构工作质量不高

部分中介管理机构自身缺乏各类专业的技术人才,不能很好地帮助指导企业;不能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制定切合本企业实际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不能根据操作岗位的差异,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岗位风险评估、岗位风险防范等。

(三)、人员项目配备针对性不强

面对队伍的流动性,项目的分散性,工程项目存在安全隐患的不确定性,普遍表现在安全防患意识不够强和安全标准化投入不足。安全的自我防患意识和侥幸心理依然存在。如机台配备人员不足,工作时间长、工作配备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始终都是挥之不去的安全隐患。

(四)、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不到底

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意识,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把隐患排查工作当成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造成隐患排查整治不全面、不彻底。发现的隐患没有在有效地期限进行整改,导致错误再犯、一错再错。

二、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落实企业抓好安全主体责任.

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责任主体,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企业主要负责人既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负责,又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分管安全工作的其他领导也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二是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留死角。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类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要坚持做到“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逐级延伸落实,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三是要加大推行安全责任制和追究制的力度。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追究制,关键是要坚持做到“四个同时”,“五落实、五到位”从而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人员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

(二)、提高全员自身思想认识


(未完,全文共6391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