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为宜昌城乡发展献一策

董少非

近年来,宜昌市先后获得了“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两届湖北省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等称号。特别是宜昌被定为省级副中心城市,这是省委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对宜昌近几年来发展的充分肯定。据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宜昌正在振兴,宜昌的前途将一片光明。宜昌在发展,宜昌的城乡也在生机勃勃的蓬勃发展。作为一名新宜昌人,我为宜昌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迫切的想为宜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让宜昌的发展更加美好。

一、为城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宜昌城乡发展仍很不平衡,区县经济不够强大,城乡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发展仍然滞后,距离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还有很大的距离,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

(一)城乡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

进入21世纪,宜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出现缩小的现象,201*-20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有所下降,但201*年以后城乡收入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消费与收入周期是同步的,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差距过大一定程度上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收入过低的反映。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滞后

1、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需要。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旱涝保收面积占基本农田面积的大,节水灌溉面积仅占基本农田面积的小,农业装备水平也较低,农业发展仍以资源依赖型为主。

2、农村供水、供电、供热、交通、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水设施普遍缺乏统筹考虑,新城以外的镇村供水水源普遍使用当地地下水。农村电网建设标准低,可靠性差,农村电力设施大多老化陈旧。天然气管道供气仅限于城镇的建成区域,且供气规模不大,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还不具备管道气供应系统,而普遍采用瓶装气源。农村公路缺少维修和养护,老化失修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公路已经不堪负重。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客运交通场站设施匮乏,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乡镇邮政支局所位置偏远或面积相对狭小,农村邮政投递标准低。

3、农村生态环境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不能有效处理,任意排放问题未引起重视,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农村水环境恶化,土壤退化和土地破坏问题严重。

4、城乡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卫生资源配置和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差距较大。农村现有义务教育设施的数量基本满足学龄青少年的就学要求,但基础配置与中心城区不能相提并论。占全市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人口,拥有的卫生资源仅占全市的1/3左右,人口规模与卫生资源配置不协调,优质资源过度向市区、大医院集中,农村二级以上医院少,仍有许多行政村没有卫生室,农村居民看病难,就医条件得不到充分满足。许多农村地区文化设施面积狭小,设备陈旧老化,有的被挤占、挪用和变卖,现有村文化站(室)的总体利用率不高。全市行政村中只有建了体育场地设施更是少之又少,一些村的文化设施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现象,人为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影响设施功能的发挥。


(未完,全文共4126字,当前显示13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