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构建区域角立交桥 构建高校就业工作“立交桥”模式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高校必须认清形势,及时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本文就是为了化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就业拥堵的现状,提出构建高校就业工作“立交桥”模式的观点,并阐述高校构建此模式的思路,要内外结合,从深化高校就业工作的体制改革和利用外部资源拓宽就业渠道综合考虑。

关键词:就业;构建;模式;内外结合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611万,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

为了迎接这一挑战,作为高校的一员我的观点是。构建高校就业工作“立交桥”模式。何谓“立交桥”模式。在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主要功能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而我提出的构建高校就业工作“立交桥”模式,正是用来解决大学生就业拥堵这一棘手现状的。高校作为“立交桥”的建设者,如何才能把这座关系到学生前途,关系到学校名声的立交桥架设好,我认为应该内外结合、双管其下,从深化高校就业工作的体制改革和利用外部资源拓宽就业渠道综合考虑,化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一、深化高校就业工作的体制改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它需要学校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与大力支持。每个部门都要立足本职,尽可能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建立一种以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结合为基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校师生共携手的就业工作体制,做好毕业生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全程服务。

1、实行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模式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该只是学生毕业时才做的一种阶段性工作,而应该是择业的一种准备过程,是一个指导学生制定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指导学生选择好第一份工作的过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兼顾学生个人特征与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而进行的自觉、自立、有科学根据地计划职业发展,合理选择职业的过程。

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并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要以德育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列入大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开设。

2、专业设置市场化,培养模式多样化


(未完,全文共3573字,当前显示11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