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乡村振兴战略五处发力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要重新发现并利用好乡村的多元价值,让现代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富裕起来。要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生态、文化等优势,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截止到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已近两年,顶层政策设计持续完善。其中,省区市每年向党中央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的制度已建立,并延伸建立市县报告制度。到2019年底,省区市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他强调,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为根本,坚持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

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

《瞭望》。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呈现出什么样的局面。

韩俊。1995年我国农村人口达到顶峰时为8.6亿人,到2018年农村常住人口已降至5.6亿人,减少了3亿人。下一步,如果按照2030年我国人口峰值14.5亿人、城镇化率70%来测算,未来10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还将减少1.3亿人左右。

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3亿人,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接近60%,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足44%,相差16个百分点,也即约有2.26亿农民长期生活在城镇,但还未有户籍身份。

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全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有2.88亿人,其中常年举家外出务工经商的有3000万户。过去40余年,农民大规模离土离乡,完全改变了我国就业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所以推进城镇化一定要回归到推动更多的人口融入城市这个本源上来,继续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瞭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什么深刻关系。

韩俊。现代化必然是由现代化城市和现代化乡村共同组成。我国之所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原因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农村仍有4亿多人口。没有乡村的发展,城镇化就会缺乏根基。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农民进城了,城镇化发展了,三农问题就自动解决了。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要重新发现并利用好乡村的多元价值,使乡村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能够相互协调,形成双轮驱动,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让现代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四个优先抓好三农

《瞭望》。如何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韩俊。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不开空头支票。同时,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说到做到,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夯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具体的做法,就是做到四个优先。


(未完,全文共4360字,当前显示14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