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湖南省农信系统改革与发展的体会

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形式的影响下,必须遵循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趋势,把握好农村金融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广阔的农村金融发展的空间,创造出更新的辉煌。

所谓的“新常态”,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在经济发展速度上,是指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结构上,是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经济发展动力上,是指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对于金融业而言,则是指“新监管、新市场、新增长”。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新监管就是适应新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监管;新市场就是打破固有的存、贷市场,拓展更新的与农村金融经济相适应的新市场;新增长就是要突破原来的增长极限,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现崭新的增长极。然而,这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仅需要农信人要在新监管下“看清形势,抓住机遇,打破常规,突破自己,开拓创新”,更需要不断研究农村金融的发展趋势,拿出干事业干工作的魄力,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去开创农信事业的新天地。

二、大力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做好农村金融主力军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拥有着巨大的农村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村金融远不止存款、取款那么简单,在中间业务领域、信贷业务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可以说,目前对于农村的信贷支持还很单一,广大的农民中还有很多的金融需求不能满足,也正是由于信贷支持的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大力支持自主创业的今天,合理的资金支持则是自主创业的有力推手。然而,农村抵押品的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制约了农信社对农村市场的信贷投放,而过去形成于农村的众多不良贷款也成为农村信用社限制涉农贷款投放的重要因素。鉴于此,面对农村信贷市场,农村信用社不得不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民的信用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新一代的农民已经不满足于上辈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的农民懂电脑、有眼光、有胆识,但现实条件的制约就使他们只能靠种地、打工或者从事低成本、小规模的工商业来满足他们内心的那些“奢望”,他们只能依靠慢慢的资金积累来实现他们那很 难实现的梦想。为此,农村信用社必须着力巨大的农村市场,绝不能“趋本逐末”的去一味的追求大客户。

就农村市场来说,抵押不足的确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拓展一些不需抵押的信贷产品,或者一些辅助抵押的东西,比如探索开展林权、仓储、农户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土地、养殖户水域滩涂、存栏畜禽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方法,还可适时开办留守妇女、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贷款和受到各级表彰的劳模、先进人物、信用示范户等信誉担保贷款直通车,推出联合贷款、联保贷款、龙头企业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家庭农场贷款、专业大户贷款等系列特色支农产品。同时,拓展代理保险、代收代付、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帮助农民改进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

还有就是对于农村来说几万元的小额信贷产品还亟待开发,对于农村一般正常的家庭来说,几万元的贷款很容易在一两年或者两三年还清,如果做好农户联保、循环贷等业务,农户贷款形成不良的几率会很低。如果一个中等规模的村子能够实现五百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那么这个村子的经济发展肯定比没有信贷资金支持的村子发展快很多。

创新农村信贷产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掌握好第一手的资料,这应该是实现普惠金融和自身发展双赢的必由之路。


(未完,全文共7532字,当前显示14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