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枝繁叶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何况是一群群有着自己独特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孩子。因此,实施品德教学时,即使教师在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可能节外生枝,意外频出。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倡导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据此审视,这些“节”外生出的“枝”是孩子真实思想和情感的具体外显,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捕捉它们,挖掘它们,品德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一、挖掘特例,曲径通幽

案例一教学三年级的品德课《不说话的朋友》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不说话的朋友——课桌给同学们带来的便利,设计了这样一个当堂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把本子拿在手里,站着写字。活动开始后不久,一个靠近后门的男孩子蹲了下来,开始趴在椅子上写。活动结束后,教师特意追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并根据他的回答追问:“本子下面有东西垫着,是不是字更好写,写得更漂亮呢。”通过对比,全班学生得到直观印象后,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再观察观察,看看除了漂亮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发现。”在学生们发现写字数量也更多的事实后,请刚才那个孩子选择:“你是愿意趴在课桌上写,还是愿意趴在椅子上写。为什么。”在孩子做出“老师,我当然愿意趴在课桌上写。我刚才蹲着,腿都酸了”的回答后,老师总结提升:“看来日常司空见惯的小书桌给我们的帮助还真大,不仅让我们的字写得更快更好,还让我们写字时更舒服,更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它呀,真不愧是我们不说话的‘好朋友’。”


(未完,全文共2757字,当前显示61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