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做人走人路 他走给我看了做人的路

编者按。蒋南翔同志毕生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和青年事业,建国后曾任团中央副书记,是青年工作的老前辈。韦君宜同志是建国后第一任《中国青年》总编辑,今年70多岁了,虽然身体不好,但仍伏案撰写了这篇文章。我们分两期刊登此文,以纪念“12.9”运动53周年及《中国青年》杂志创刊65周年。

老蒋最近去世了。他是我入团的介绍人,参加“12.9”运动的领路人,按老习惯我应当把他在共产党内的丰功伟绩,历数一遍(这也符合他最后的饰终之典),但是这个人给我的印象只是如此吗。一个老党员只能是这样一个规行矩步的典范,与从前严守儒范的儒家弟子差不多。

我当年为什么要跟着老蒋走。那时其实我并不知道他是共产党,更不知道有毛泽东其人。我怎么被他拉上这条路的。相反,我倒知道一些他不尽符合共产党内法规的事情,说起来我真有点迷迷糊糊。

初识这个人

我认识老蒋是在1934年底。那时我是个刚从女子中学毕业进入清华的学生,几乎见了男同学都不敢说话。由于老同学毛椈硬要热心拉我,我糊里糊涂报名参加了图书馆前大桥上公开招收会员的现代座谈会。会的领导人叫徐高阮。我在这个会里和老蒋编在一组(哲学组)。我们学的是《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学校里根本不教的),谁是作者,不记得了,只记得李达、雷仲坚合译同组还有高承志、张景观、蒋弗华、李立睿,别看老蒋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却像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永远蓝布大褂,一只眼睛又不大好,一丁点青年活泼劲也没有。他第一次把我对于男同学的芥蒂心和戒心全打消了。这才开始和男同学自由谈话。

记得有一次讨论,徐高阮也来了。高承志忽然说。“我们这些人呀,就是自己使劲在给自己的阶级挖掘坟墓。”他说完了蒋南翔点头一笑,我和李立睿这样的傻姑娘只有干瞪眼。当然我们知道了阶级是什么,但是实在不知道自己对阶级能起什么作用。当时,我们还全不知道徐、蒋、高都是党员,正在现代座谈会里物色积极分子。

后来呢。现代座谈会被解散了,我们一群女同学在进步女生的头头韦毓梅鼓励下组织起来。我们6个女生是一组,由蒋南翔领导,在二院蒋南翔宿舍里每周开一次会(他是一个人一屋)。从此,他教我们阅读《中国大革命史》,教我们开会怎么开法,先是时事分析,再是工作讨论,再是工作布置。我头一回知道时事怎么分析法,你得把世界分成两个壁垒就明白了。他还告诉我们,有个红军,已经过了黄河,如果打起仗来,苏联的拖拉机可以改装成坦克……反正都是闻所未闻的奇怪事儿。


(未完,全文共3162字,当前显示100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